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心得汇总———6月5日更新——————既要有调声工具... [复制链接]

221#

如果算上计算机数据传输,那是上世纪八十代中开始……
TOP
222#

再来学习线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TOP
223#


谢谢您的建议。db兄也开始研发线材,好事一桩!百花齐放,烧友的选择就更多了。尤其是焊机派多数是不相信线材的作用的,他们的观点是换万元级的线材,不如换一个小小的电容来得明显!
.
关于音响线材的理论支持,镁声也汇报一下自己的感悟:在国内,电磁学是理工科高二高三和大一的课程,比较基础。我觉得电动力学、传输线理论、天线理论、EMI/EMC设计,对于研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21/6/24 10:29:44
電磁學是基礎學科,這個沒疑問的。

那個,廣義相對論、規範場論源出哪裏?
靠近機器的電源線作用明顯,振動……等等

理論支持?

場耦合,場幹涉~
TOP
224#

.

有一位玩顶级器材的烧友,试听了镁声的金凤凰,很喜欢金凤凰的鲜活流畅,但说能量感还不够。镁声线由于有正确的导体方向,能量感很充沛的呀?!镁声就问,您是和哪条线对比呢?——原来是**大牌的前旗舰,身价是镁声金凤凰电源线的三倍以上!虽然是越级挑战,但镁声依然很乐意尝试一下,于是就请他把参考线寄过来,在镁声的系统对比学习一下。

.

这条大牌线拿到手沉甸甸的,估计是最重的电源线之一了吧。用了欧亚德的插头尾芯子,加了超大的金属外壳。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利用大件金属的电磁谐振特点进行调声,(但必须接地),二来加大插头外壳直径后,可以独占一个美标双口插座,效果更好。

.

这条线接入镁声的泰斗音箱系统,一开声感觉很不错,声音干净工整,背景漆黑,虽然是银线,但不会偏亮,挺厚润,只是声音的纹理呈现得还不太够。热身之后,开始听熟悉的古典曲目。听几分钟就发现了问题——

.

一是小提琴合奏时乐器的群感不够,例如本来第二小提琴是6或者8把,现在听起来只有4把的样子;二是低频有凸凹,大提琴极弱力度的演奏基本听不到,缺了烘托感,变成小提琴独奏了,而低音提琴、大号的齐奏又加了激励一般,变得臃肿大件,时不时突兀地轰一下,似乎低频下潜和量感很好,其实脱离了音乐情感表达的整体性,很不自然协和。

.

耐心听到高潮乐段,低频果然排山倒海一般呼啸而来,但中低、低音和超低的比例是失衡的,超低量感偏多,中低量感偏少,导致低音的线条、质感、弹跳和解析都缺欠。

.

换回金凤凰,一开声就舒畅了,更加鲜活、细腻,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整首曲子从头到尾都很抓耳朵,让人放松心情一一欣赏,而不是忍耐着枯燥单调的声音铺垫,等待那几十秒的高潮乐段。正如镁声另一位用TAD R1的大烧客户的反馈——

.


.

想到这条大牌旗舰线也是镁声几年前可望不可及的顶级名线,同场对比,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问题,看来设计师的精力和成本多数都花到外观去了(这条电源线有几斤重!)在不同的环节都测试过,声音特性都是一样的,说明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想到还有很多烧友省吃俭用追求昂贵豪华的大牌旗舰线材,镁声忍不住再次提醒烧友:如果喜欢鲜活自然真实的声音,请尽量避免购买穿金戴银、有大量金属披挂装饰的线材,线身周边每一件金属,都会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甚至产生激励,对声音造成染色和共振。

.

众所周知的原因,镁声不会公开这条线的品牌,可以加镁声微信讨论避坑。相信用过这条线的行家一定能通过镁声对声音的描述,知道这是哪条线。如果是拥有这条线的烧友,有兴趣可以联系镁声,提供金凤凰给您对比交流,向大牌学习致敬!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25#

10周年刚刚起步,再过90年,镁声线也会迎来--百年庆典!


那一天,镁声本人已经不在了,但依然会有无数条镁声线,在千家万户欢歌吟唱,……想一想都令人激动!


所以,一定要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艺,出精品,做经典!经受岁月的考验!


——感恩有你,一路同行!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26#



抱歉忙着测试优化新产品,好久没有分享了。赶快发一段——


说一说“现场”接地盒

.

发烧友都知道接地的重要性,有条件的烧友,更是花费巨大精力拉独立地线,把接地电阻降到4欧甚至2欧。

.

然而,高频串扰和工频交流电的传输特性是不同的,对于接地电阻的测量,规范要求只是用了200hz的频率来测量,对于发烧音响器材动辄几百khz甚至Mhz的高频串扰,接地阻抗就会迅速上升到几十甚至几百欧(具体数据和原因参见前面镁声的帖子)。降低高频接地阻抗的最有效措施只有两个,一是加大导体面积,二是缩短距离。由于加大导体面积潜力有限,缩短距离就成为研发的重点和突破口。

.

大约在2015年,镁声就利用手头的bybee材料和再结晶银线,开发了接地盒,效果很好,帮身边的大烧老友做了几只,一直到现在还在用。但由于bybee粉末和再结晶银线成本过高,无法实现商业化,就没有进行推广。半年前研发调试魔戒的过程中,镁声突然有了灵感,结合魔戒的原理和配方,不就可以开发微型化的“现场”接地盒吗?

.

这个“现场”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电脑CPU运算速度越来越快,频繁访问内存的通讯方法已经开始拖后腿了,于是就在CPU芯片上直接做个缓存,还分等级,分别为L1\L2\L3, 容量不大,但距离近,速度快,大大加快了电脑的整体运算速度。所以“现场”的意思就是“没有”连接线,直接把接地盒做在干扰源上,以达到高频阻抗最小化的目标。

.

“理论”介绍到这里,了解了这些知识,大家选购和使用接地盒就更有的放矢了吧。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27#

初烧容易中毒,还是老烧容易中毒?

.

以前镁声曾经得到行内高人指点,透漏从事音响销售的经验:省城烧友喜欢四处听,但不容易中毒,周边地市的烧友一听合适,往往就会买单;老烧喜欢指点江山,也不容易中毒,初烧只要能听出变化,往往就会掏钱。

.

后来,镁声也从一名发烧友,转变成了开发者和代理商,“以贩养吸”。不知不觉, 10年过去了,从业的经验也证明了高人的指导是正确的。但镁声始终不能顺应潮流,在“容易掏钱”的初烧群体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反而总是喜欢泡老烧多的 “老龄化”论坛,并且往往以产品能得到老烧的赞许而沾沾自喜。

.

很多次,老烧客户找到镁声试听线材,从入门线听起,总能发现不满意的地方。例如:百灵鸟不够厚润,金丝雀不够通透,蓝孔雀不够飘逸……最后听到金凤凰,终于中毒了,再也挑不出毛病,结果镁声一报价格,“一条diy的线,外表一点也不豪华,居然@#%&*……”

.

所以,镁声一方面很感谢老烧的真诚反馈,但另一方面也为没能提供老烧预算内的好线而遗憾,并一直想着如何做一条既能满足老烧挑剔的耳朵,价格又符合 DIY线”心理定位的电源线。希望通过这条线,能展示镁声的制线技术和调声水平,并且把这条线作为客户从中级线通向旗舰系列的升级阶梯和过渡。

.

本来这条线是计划作为7月底的大促活动压轴推出的。但前几周,一位发烧20多年的老烧找到我,说打算调整系统,希望提供线材试听。正如我之前的经验,这位老烧从百灵鸟听到金丝雀,都点赞一番,但表示仍然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线材。(和这位老烧的交流过程不涉及个人**,征得老烧同意,隐去名号后,截图上来,供参考)。

.









犹豫了一下,镁声决定拿出这条压箱底的好货——“大刑伺候”!果然,这条线到了行家的系统,立即显出威力。老烧当晚就确认购买,没有还价。并开心告诉镁声,这条线比之前搬回家试听更高级后级的效果还好,决定不换后级了,全系统换上镁声的线材。(老烧的耳力和文字表达功力也让镁声佩服不已!)

.





回到开始的话题,是老烧容易中毒,还是初烧容易中毒呢?镁声的体会是:初烧容易中毒,但也容易解毒;老烧不容易中毒,但一旦中毒,就很难解毒。这就像哪位名人说的,老房子起火——没得救!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28#

.

说说直流电源的升级

.

.镁声玩调音台当前级很多年了,一直在物色收藏好的调音台直流电源。

.

本来玩调音台很小众,但随着这几年数码串流音源的兴起,硬盘盒、usbHUB、无线路由、甚至是CASPC等等,都需要有好的直流电源。市面一下子冒出来不少5v12v发烧直流电源,以及直流电源滤波附件。镁声这次就说说自己的心得吧。.

.

加强供电,是改善音质的正道和捷径

.

.


.

还是之前镁声发过的这张图,当时镁声简要说了一下:“从波形图可以看出,音响器材对于电流的汲取,需要在“瞬间”达到几安培甚至更大,如果线径不富余的话,电流上升的前沿就会变得滞后,造成瞬间“供不上电”,声音就会大受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希望脉冲波的前沿上升越陡峭,那么通过的频率就需要越高,如果真能实现垂直上升的话,通过的频率就需要无穷大!

.

就镁声所知,高文、dcs等很多顶级品牌,旗舰机型和普通机型的线路元件区别不算太大,而供电就天壤之别。例如1万多的JOB500,和3万多28,以及更贵的28m,放大线路板都是巴掌大,管子数量和布局也基本一样,但供电方面,牛、电容、桥堆,就全部加倍再加倍。

.

玩直流电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数字音源的电路信号都是方波,也是需要高速脉冲供电。供电内阻越低、供电线路频宽越宽、供电功率越大,方波的前沿后沿就会越垂直,误码小、细节多,模拟感强!

.

不要看到器材的原配跟机电源只有8a10a以为就够了,其实这么大的功率只是能让器材正常工作,要想声音好,必须要有更大功率、更高速度的供电。这就像买菜车几十马力也能开到120公里每小时,但超跑却要设计成几百马力一样的道理,——只有加速快,刹车快,才能更好地揭示和解析音乐的细节和动态。大家常说数码流缺泛音和模拟感,其实主要原因是供电不足、供电不快造成的。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29#

.

升级直流电源,可以从功率、直流电源线、纹波处理三个方面入手。

.

功率:

.

如前所述,如果原配电源是20瓦,建议至少升级200瓦或以上,总之越大越好。声音效果是随着功率的增加而不断改善的,一点也不会浪费功率储备。如果手头没有合适的好电源,也可以通过并联薄膜电容来增加供电的速度和强度(后面再展开细说)。

.

直流电源线:

.

直流电源线理论上比交流电源线简单,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镁声反复对比测试发现,交流电源线的导体、编织、屏蔽技术完全可以用在直流电源线上,而且效果同样明显。原因是直流电源线工作时,内部电压是直流电压,但电流实际是瞬时变化的,依然需要按照交流电源线来设计和制作。(有需要试听体验真正有技术含量直流电源线的烧友请联系镁声)。

.

纹波处理:

.

再好的直流电源,工作时器材的反射和感应都会让直流供电线内产生纹波或串扰(具体原因参见镁声前面的帖子)。和交流供电不同的是,直流电源的处理非常简单,很容易DIY,没有危险,成本也不高,而且效果超过市面的直流电源净化器。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0#

经验之谈
真诚交流,不说假话。
TOP
231#

学习中
TOP
232#



感谢以上两位烧友的鼓励!一并回复烧友提问,227楼的那条黑科技线材是镁声线火鸟,明天首发。并参加特惠活动。欢迎有意试听的朋友参加活动,具体请见产品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3789-4.aspx






——火鸟全身都是宝——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3#

感谢大家对于镁声产品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对于新品火鸟系列的强烈响应,单一型号订单近20条,接下来一个月都要努力搬砖编线了。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3789-4.aspx

.

但自己挖的坑,一定要填上。所以无论多忙,都要汇报一下直流供电的处理。

.

可能很多老烧都猜到了,方法就是给直流供电并联电容。很多专业人员可能嗤之以鼻,并电容又不是没玩过,有优点有缺点,市面已经有很多并电容的直流电处理器,有什么稀奇的?!

镁声玩一样东西,喜欢先分析理论和参数,然后把所有类似的产品都买回来对比,最终耳朵收货。所以,镁声并的电容不一样,效果也是优中选优,毫无负面作用的。由于低压直流电并电容风险小,成本低,不需要复杂的技巧,所以把这个方法奉献出来,请烧友自行DIY。(欢迎转帖分享,请注明出处,勿用于商业用途。)

.

作为直流电处理用途的电容,首要要求的就是速度,然后就是容量,其次是寿命。镁声推荐的是图片这种,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大了。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4#

大家可以对比标准美标插尾,看看这个电容的体积。.


一只两只,3只4只,一直到并联7只,声音都在明显提升。7只以后,变化就不大了。



镁声反复试验这种玩法,又有新的发现,例如:外壳需要接地;正负极虽然不分,但依然有方向,能听出差别;接线方法有技巧。等等。

.
具体情况细说下来篇幅太长,有兴趣的烧友微信交流吧。(语音方便些,打字太慢了。马上客户又要催单了。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5#

有疑问请加微信讨论。镁声希望这里尽量发干货,保持流畅的阅读体验,避免无谓的问答寒暄

感谢大家关注和配合!如果觉得有收获,请转发此贴即可。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6#

拜读帖子,收获甚大。希望能发出更加详细的。
TOP
237#

拜读帖子,收获甚大。希望能发出更加详细的。
鎏金岁月 发表于 2021/8/5 9:22:24

谢谢关注,如果写明每一个细节,需要的时间和篇幅都太长了。如有疑问,加微信会方便很多,可以及时互动交流和语音咨询。

.

烧友们看镁声的帖子,可能有些不习惯,文中反复出现“镁声”二字,似乎很自恋。其实镁声是有苦衷的。

.

镁声在168和极品论坛发帖汇报玩音响的心得,有十几年了吧,一开始不是这个风格的。后来发现有些烧友、商家把镁声的文章掐头去尾在自己的博客、微博、讨论区发表,当作是自己的文章。有粉丝看了,还以为是镁声抄袭别人的帖子。于是不得已,在文中频频插入镁声二字作为水印,验明正身,也给剽窃者增加一些难度。

.

镁声的文章,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用拼音输入打出来的,复制的资料也一定会说明白。所介绍的各种玩音响的知识和技巧,多数都是中文论坛首发。这些观点和方法,有些是原创,有些是请教各路老烧大师(例如最近的玩大电容就受到上海的老烧刘先生的指导),有些是爬了成千上万的论文网贴后精选出来,反复测试验证有效,并优化拓展后,再汇报给大家,以避免让大家劳民伤财走弯路。

.

所以,镁声的文章,应该是有一定价值的,也因此受到大家关注。(——感谢!鞠躬!)镁声放弃所有文章的版权,欢迎转发,以便于让更多烧友理性发烧,科学调声。但希望某些商家、公众号不要把镁声的文章改头换面当成自己的东西,更不要刻意删除文章中的镁声二字。这种行为,会导致不明真相的烧友认为是镁声在剽窃抄袭。

.

举个栗子吧,截图如下:(发布者的名字镁声做了处理,相信该商家也会看到这个帖子,希望以后转发不要删除作者名字。)



.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8#

关于倍耐力专线,补充说明几句:其实官网上也有非PVC外皮的品种,效果会比PVC的好,但不知道为什么,网络大量推荐倍耐力专线的帖子,看图片和包装都用的PVC的外皮。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9#

镁声在一楼的发布的观点,想不到在书中找到了依据——

.

镁声玩音响这么多年,越来越认识到:所有的音响器材和周边,从线材到器材,从供电到空间,其实都是谐振器!

.

脚钉有固定谐振频率,复合器材之后会有更多的谐振点;线材有分布参数,结合前后端元件之后就是个LC谐振电路;空间更不用说,长宽高对应着不同的简正模式和频率。我们从音响系统听到的,只有一部分是音源的信息,其他都是各种扭曲染色激励后的个性化的声音。音响难玩,这就是根本原因!

.





这本书名字很专业化,差点走了宝。别被名字误导了,这本书其实是最适合发烧友阅读的。纸书电子书我都买了,反复阅读领会。也极力推荐给朋友们。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40#

音响的声音“水分”越多越好吗?
.
初烧的音响系统,往往声音比较干涩,不耐听,尤其是用了廉价的排插和电源处理器,几乎全是让声音变干的。入门后,烧友往往开始追求声音的润泽感,开始撤掉低价位的排插和电源处理器,在供电通道上采用高品质的配件,声音的润泽度会越来越好。——这个方向大体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这个方向走向极致,声音的“含水率”越来越高,就一定是好事吗?
.
玩音响,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一个度,平衡度!对于声音的水分和润泽度也是如此。镁声开发调声配件10年多,通过大量的试验,掌握了各种增加声音水份的方法和窍门。这些方法,有的是通过打通供电通道的高频抑制方式实现的,镁声称之为“做减法”,例如串扰隔离、尽量减少供电路径的电磁线圈、使用更低介电常数的绝缘体和外包材料、更简单朴素轻薄的线身和装饰件等等;有的是通过人为增加“泛音”实现的,镁声称之为“做加法”,例如采用某些合金导体、在线材上安装大块金属装饰件、插接件采用特别的镀层、大量使用电气石、BYBEE(星辰物质)等活跃物质等等。前者可以释放唱片中自然而丰富的泛音成分,而后者如果不把握平衡度的话,很容易造成声音质感的削弱,和泛音比例不自然。这就像PS软件处理照片,“磨皮”过度会造**物皮肤质感受损,有蜡像感和塑料味。
.
镁声对修饰得精致过度、有蜡像感的声音格外敏感和抵触。对于烧友们发来的录音,总是首先反馈,声音的架构是否健康自然饱满,其次才讨论两端延伸、音场、结像等HIFI特性。镁声线所有的系列,从入门的青鸟到旗舰的凤凰,都必须具有健康自然饱满的声音架构;镁声调声配件系列,例如吸波贴、魔戒等,售前咨询时都会提醒烧友根据听感使用,不要过量。
.
所以镁声推荐的混音的教科书中会说:“频率成分越复杂、泛音越突出的声音,在感知上比那些声压级相同但频率成分中多数为成比例分音(谐波)的声音,听起来更响。”真实乐器的发声,就是“频率成分中多数为成比例分音(谐波)的声音”,而人为添加了激励和染色之后,频率成分就会变得复杂和“泛音”突出。虽然听感上音量更大、水分更足,但这不是自然的准确的“真实”的声音,听久了耳朵会疲惫、心情会烦躁。
.
在这方面镁声也走过弯路,损失惨重。这里分享出来,供同行参考。几年前镁声就尝试把昂贵的某某粉末加入线材头尾的注塑件、线身外包层中,就像国外几个著名品牌所做的那样,出来的产品初听很振奋,一耳朵中毒!但听久了,就越来越不对味。镁声的客户群体多数都是常年交流的老友,不能给客户推这种“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产品,最后忍痛全部报废处理。
.
现在镁声的原则是:线材、排插都属于音响的“基础设施”,不宜采用“做加法”的调声方法,而是要“做减法”!如果有效果卓著的新材料,镁声会做成可以拆卸的调声配件,就像魔戒、魔笛一样,供烧友试听后自行取舍。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