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党】浅谈音响重播的标准 [复制链接]

1#


Era of Acoustic Recording

这个标题有点耸动.....重播音响的标准?也有些不自量力。不过我还是希望从之前的讨论,也就是由录音的历史,以及音乐媒体(78rpm, LP, CD....)的差异,来谈谈我个人对可以做为罐头音乐重播优劣判断的几个可能的准则。

专业录音以及唱片发行的领域,对一般音乐发烧友来说,是一个似懂非懂的领域。无可否认的是,专业录音工程的存在,是为了服务消费市场,也就是为了可以大量发行的音乐媒体,以及音乐商业市场而存在。当然,音乐媒体要重播,必须要有适当的硬件,也因此就产生了庞大的家用音响市场。当我们比较专业与家用领域,两者之间是有不少差异。一是专业领域是依循一定的标准,而且相关人员都必须经过相关领域的训练。而家用领域的标准就比较模糊些,因为它们必须容易被使用,而且各种相关客观条件通常无法被标准化。二是在技术领域上,通常最尖端的技术会被率先使用于专业领域上,而后逐渐下放于家用市场。


Studer A820 24CH



第三,也是我最近接触母带讯源后才体会到的是,两者所处理的音乐媒体的资料量,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也因此在硬件的要求以及声音好坏的标准,会有先天的差异。(当然,也有许多的high end家用音响,在规格上已经超越一般的专业器材。) 从数字领域来看比较容易理解;专业的录音工程,从讯号量来看,是由大变小。因为最庞大的资料量其实就来自于麦克风,然后一路"往下"处理到一般家用的格式 (CD, 44.1kHz/16bits或是LP)。而家用数字最high end的方式,则是反向为之,由44.1k/16 bits的源头,藉由现今庞大的数字处理能力,一路upsampling,希望能够逼近初始的资料量。在模拟也有类似的过程,大家习以为常的高价讯号线,电源线以及各类"补品“,就是希望去"补足"某些特性,来感受更接近母源的声音特性。


Recording moment - Andre Charlin

一般的音乐发烧友,除了现场原音的直接体验,很少有人有机会可以听到录音工程最源头之声,也就是麦克风经过麦克风放大前级之后的声音。我想有使用过耳机或是适当鉴听系统听过这"原音"的朋友,应该都会同意其实它们已经非常接近录音现场的声音。当然这个来自于麦克风的原音,在经过各样效果器,混音,录音机,转载至商业的媒体,量产......等等的过程也慢慢损失了它的逼真度(Freshness)以及资料量!

由于一般音乐发烧友缺少录音"原音"的体会,在音响重播的过程,或是"由下而上"的过程,往往不会有一些客观的标准(除了现场声音的经验)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许多音响杂志或是相关人员,会推行某种的音响二十要以及各样的分析图档或是方式来评断音响的优劣,但至少对我来说, 都还是有点抽象........

再加上音响中有许多各样的"调音祕技或是道具线材",甚至类似"模拟vs数字", "真空管vs晶体",这些永远都会有争论的话题。家用罐头音响领域总是"百家齐放",也充斥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

我先从几个"基本"的指标来讨论:

(1) 频宽与分辨率-从录音工程最前段的观点来看,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都是以当时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大频宽(可控制的)做为录音的目标。而这个频宽通常都会远高于商业媒体规格。分辨率亦然。所有的录音设备的设计无不是以能够承载麦克风转换得来的所有资料量为目标。也因为如此,高规格的录音室的鉴听设备必须被严格的标准所规范。但家用音响与空间就会有许多的限制。而经过专业唱片公司所发行的商业媒体,虽然它们的资料量无法与母源相提并论,但就频宽与分辨率的角度来看,一套重播系统能够呈现更宽广的频宽与音乐的分辨率,通常是好的。但罐头音响重播里要能呈现平衡正确的极高与极低频率的区域,往往必须花费极高的代价!商业载体的资料量通常与母源相较是受限制的。一是规格的限制, 二是来自"由上往下"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损耗。

(2)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要平整在一定范围之下,在家用音响领域也是一个很花钱的条件(这里先不讨论数字空间修正),因为空间是造成不平整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要修正或是克服空间的影响是不太容易的。从专业过程来看,正常发行的媒体,在高中低音量的平衡基本上是被规范的。也因此,从结果来看,一套好的重播系统理论上应该播放大部份的正规商业媒体,都应该是平衡悦耳的。如果偏好于某一类型或是品牌的唱片,并不是好的方向。我的经验来说,一套系统要能"通吃"所有类型的音乐以及唱片品牌,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3) 音场-我们在罐头音响所体验到的音场,的确是"制造"出来的产物(除非这个录音是真正的单点录音,也就是只有一对左右声道麦克风,但真正的单点录音其实非常少)。虽然音场的深浅,左右,深度等是在录音后制中调整出来的;不可否认的是,录音的主麦克风的确录下了空间的资料;再加上在mixing & mastering过程下,音场会被刻意调整成型。所以在音响重播时,一个完整秩序的音场被重现是正常的。而且这通常也代表这一套重播音响在重播的相位上是比较准确的。 但我必须说,音场的宽度,深度,高度,不见得会是一个客观的标准。以回到录音的"原音"来看,麦克风录到的声音,都是会有自然的立体感,层次感,以及充满空间之中的"气流互动"。一个自然呈现的音场宽度,深度与高度,以及自然的层次立体感,的确是一个罐头音响重播中,可以让人如痴如醉的一项特质。事实上,这些"空间"与"立体感"的呈现需要庞大与正确重现的音乐资料量。这个部分,也无可避免的在媒体制作过程中被损耗了。

回顾以上的讨论,(1)-(3)的部分,的确随着录音与音响技术的进步,变得愈来愈好。但如同之前对留声机的讨论,留声机在有限频宽,不怎么平坦的频率响应,以及欠缺音场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带给听者非常真实的音乐体验。也可以说, (1)-(3)其实是现代立体声音响所有的特质。也可以说是近代high end音响所追求的目标。无关好坏,享受一个栩栩如生般的音场重播的确是一大享受。但奈何要重现完整音场与频宽的代价不是一般音乐发烧友可以负担的。另外要强调的是,音场与频宽不会是唯一,也不是音响重播里最重要的标准。你也不需要在WE号角音箱的系统里去寻找音场与频宽......

(4) 能量的释放与速度,也就是瞬时-真实乐器的能量释放是非常快速的。而且基音与泛音的比例以及能量分布,往往是我们认为声音是否真实的重要指标。音响重播瞬时的速度往往取决于重播音响的前后两端。以黑胶为例,前端就是唱头,后端就是音箱。这两个都是所谓的转能器(transducer)。 一个将震动转为电讯号,一个则是将电讯号转为活塞运动发出声波。所以这两个如果不够快速,失真也没有在一定程度以下,肯定在瞬时下是过不了关。这时即使你有再大的频宽与再宽广的音场,可能与真实的声音重播还是有一些距离(这其实就是我为何选择Decca唱头的一个主要原因)。至于基音与泛音的比例与能量,要正确重现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难题。也是一个商业化媒体与硬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下面这一张图是直接录下一把真实小提琴发生时的基音与泛音的状态。可以看到泛音的绵密程度以及能量分布一直很"强烈"的延伸到10kHz以上。而且每一根"Pin"都非常分明(sharp)。这其实就是我在上文里提到的录音工程的"原音"。(以下两张图来自小提琴制作家曾建勋先生的研究资料)



Spectrum of real violin

下面这一张则是录制某一套音响重播小提琴的情况。大家不需要太再意这是黑胶或是CD。因为其实都差不多(当然还有空间的因素)。这张图可以看到,基音与泛音的许多"资料"已经不见了!泛音的延伸到10kHz左右已经是极限,而且泛音强度的衰减非常快速。另外一个重要的是基音与每个泛音的底部都已经变宽了!所以为什么罐头音响重播的声音与邻居传来真实乐器的声音,我们一听便可以知道.......因为前者所能表现的"资料量"已经距离真实的声音现象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基音与泛音的不正确比例与变形....就让我们听到一把小提琴的音色有点怪,有点鼻音(空心),不够真实.......


Spectrum of reproduced violin by audio system

当然,你的讯源资料量愈大,音响的能力愈高,肯定可以改善这个状况。但问题是对我们这样商业媒体接受者(我们也没得选择)来说,这样的资料量的变形与损失,到底是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讯源本身?还是重播音响硬件的限制?还是两者的相加成?这是一个我目前还无法厘清的问题。但我个人觉得是可以被改善的。 因为以我听过录音的"原音",其实是很接近真实的声音的。而这个原音,也是经过麦克风拾取,麦克风前级放大,再经由耳机放大器和耳机所发出来的 (或是放大机和音箱所发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主因似乎是来自于讯源的资料量的大小与失真.....另外,音响硬件对于这个部分还是会有或多或少的损耗与扭曲。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把小提琴,如果把问题放大到管弦乐团,一台grand piano.......那大家可以想象我们的音响重播面临了何等的挑战!也可以想象,即使用最高级的现代音响,其实对重现真实的声音的能量与释放,都有很大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留声机技术的容许频宽内,78rpm不一定会比现代黑胶与CD差;同样的,被现代音响冷眼看待的老音响系统(WE, JBL, ALTEC....等),它们在某一定条件下,如果发出了比现代音响更"真实"的声音, 你也不需要大惊小怪。事实上,我也常常被这些老家伙吓一跳!它们虽然不平衡,不够全面,但在某些声音的表现力与真实感,却是现代音响很难听到的。

第(4)写了很多,因为它是我最重视的一个特质。也或许它是专业录音工程由大(麦克风)到小(商业媒体)的过程中,被损耗最严重的一个部分。而且它是不可逆的!也因为它对我而言,是一个影响重播声音的真实感,最大的一个特质。

作者:River Yu
最后编辑泽森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8-09-07 11:18:47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