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930313233343536» / 6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散页(《古雷之歌》) [复制链接]

641#

历尽坎坷对艺术依然真挚的鲍蕙荞老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2#

鲍蕙荞钢琴音乐试听: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719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3#

鲍蕙荞演奏《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是著名的广东音乐 ,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平民百姓的轻松写意的生活,富于广东民间音乐特色 。早见于清代,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

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驾五彩祥云奔向月宫。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当中常有仙人驾彩云的描述,曲名当中的“彩云”意指仙人驾彩云。这首曲子是描写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烘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

1932年,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定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被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而在1975年,王建中把民族管弦乐曲改编为钢琴曲《彩云追月》。这首乐曲是采用五声调式写成。鲍蕙荞采用的就是王建中的版本。

鲍蕙荞演奏《彩云追月》试听:
https://music.163.com/#/song?id=20842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4#

《彩云追月》描绘了美丽的广东夜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5#

鲍蕙荞与傅聪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6#

刘诗昆、鲍蕙荞与傅聪合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7#

鲍蕙荞出的书籍《倾听同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8#

感谢分享!
TOP
649#

谢谢分享
TOP
650#

多谢两位仁兄鼓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1#

最近,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颁奖典礼上,
2022年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sson)奖授予大提琴家马友友,奖金总额为100万美元,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为马友友颁奖。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2#

比尔吉特·尼尔森基金会主席Susanne Rydén说:“在当今充满挑战和不断发展的世界中,古典音乐太容易被边缘化,而马友友体现了比尔吉特·尼尔森在创建这个奖项时对一位艺术家的期望。通过卓越的音乐才能、热情和奉献精神,马友友对音乐的承诺帮助我们想象和建立一个更强大的社会和更美好的未来。他的支持和参与不断激励着新一代的音乐家,因为他们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活。马友友为音乐史贡献了重要的篇章,我们很高兴今年秋天欢迎他来到瑞典接受比尔吉特·尼尔森奖。”

马友友则表示:“很荣幸能获得这一荣誉,也很荣幸我能在伟大的音乐榜样留下的遗产中,发挥一小部分作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3#

比尔吉特·尼尔森奖是古典音乐领域的最高奖项,是为了纪念瑞典女高音比尔吉特·尼尔森设立的,每两到四年一次评选一次,授予为音乐史贡献了重要篇章的艺术家和机构。马友友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器乐演奏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4#

尼尔森是演唱瓦格纳的名家。坊间认为:因为有了尼尔森,瓦格纳的歌剧获得了新生。

尼尔森演唱的第一部瓦格纳歌剧是1954年上演的《指环》,她扮演了布伦希尔德,获得巨大成功,并与这一角色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尼尔森于1957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主演了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后,名满天下。此后,她成为这一纪念瓦格纳的重要活动的重要人物。此外,她对莫扎特、贝多芬、威尔第、普契尼、理查·斯特劳斯等歌剧的表演和诠释,同样声名显赫。

她的《阿依达》、《图兰朵》等,是深受发烧友青睐的最优秀的唱片之一。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5#

尼尔森的演艺生涯是非常成功的。
不仅在歌唱专业上,还是在个人财富上。
尼尔森奖的资金来自她的部分财富的利息。只是她拥有的一小部分财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6#

尼尔森的歌唱寿命很长。

她在年逾花甲后,仍宝刀不老,嗓音嘹亮如昔,坚守在大都会歌剧院。她不仅没有减少演唱的剧目,反而还增加了新角色。对此,尼尔森自豪地说,“我不担心有一天嗓子会出问题,只要我感觉还能唱,我就会继续唱下去”。

尼尔森的嗓音具有像小号般的金属色彩和威力,音域宽广,持久力更是惊人,素以音量宏大、气势慑人著称。多明戈回忆说,“尼尔森嗓音的洪亮与力度竟使她的声音听上去如同霹雳一样”。当她61岁演唱《众神的黄昏》时,“她那独出一格的声音像激光一样集中而具有穿透力,在细微的乐句和金属般的高声区中,她的气息控制得极为考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7#

2022马友友|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比尔吉特·尼尔森颁奖典礼

在该视频58分钟时,马友友领奖并发表讲话。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V4y1V7gt/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8#

马友友:超凡之路

转载编写自网络

马友友的父母皆是中国人。母亲Marina Lu是位歌唱家,父亲Hiao-Tsiun Ma是位小提琴家,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如今南京大学的前身)音乐系教授。马友友7岁那年,全家移居纽约。

年幼的马友友,开始时是学习小提琴和钢琴,接下来是中提琴,1960年,4岁刚过的马友友最终决定学习大提琴。5岁的时候,这位神童开始在观众面前演出;7岁那年,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表演节目。8岁时,和姐姐马友乘出现在美国电视节目上,那是伯恩斯坦指挥的一场音乐会。1964年,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将姐弟俩介绍给了约翰尼·卡森主持的“今晚秀”,两人一同表演了《萨马丁尼奏鸣曲》。马友友曾就读纽约圣三一学校,但随即转入职业儿童学校,15岁时从该校毕业。作为独奏演员,马友友和哈佛拉德克利夫乐团,共同演出了《柴科夫斯基洛可可变奏曲》。

19岁时,马友友进入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美国大提琴家雷奥纳多·罗斯;他也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但中途退学;后来就读于哈佛大学。在进入哈佛大学之前,马友友曾在加泰罗尼亚大提琴家、指挥家帕布罗·卡萨尔斯带领的万宝路音乐节管弦乐团里演奏大提琴。

实际上在那之前,马友友已经声名鹊起,他和许多世界主要管弦乐团都有过合作演出。1976年,马友友取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马友友曾参加过多部电影音乐的录制。2000年电影《卧虎藏龙》、2003年电影《怒海争锋》,其原声大碟里也都能听到马友友的琴声;在2005年电影《艺伎回忆录》中,他再次和威廉姆斯进行了合作。马友友还与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共同工作,录制了不少作品。

2006年1月,马友友被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任命为和平大使。他还是颇具影响力的中美100人委员会创始成员,该委员会旨在关注华裔美国人的文化遗产。

2009年11月3日,奥巴马总统任命马友友担任总统的人文艺术委员会成员。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了授勋仪式,为马友友等颁发了代表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马友友的琴声以平滑丰满的音色著称。其演奏曲目兼收并蓄,除了大量的标准古典曲目唱片外,他的多才多艺还体现在他演奏录制了大量的巴洛克乐曲、美国蓝调音乐、中国传统旋律、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的探戈舞曲以及巴西音乐等方面。

音乐之父巴赫给予马友友的作品以灵感,这其中似乎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愫。2017年9月12日,马友友在好莱坞露天剧场17,000名观众面前演出了巴赫完整的六首大提琴组曲。这场演出是为了纪念“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1890年这个当时不满14岁的男孩,在一家二手音乐商店里发现了一本旧的巴赫组曲乐谱,从而引起了现代人的关注。在这场音乐会上,马友友最后一句令人难忘的话是对观众席里所有13岁的人说的:‘不要扔掉任何东西’”。

1977年,马友友与长期交往的女友吉儿·哈诺尔结婚,他们育有两个小孩,分别叫做尼可拉斯与艾蜜莉。马友友的姊姊马友承也是小提琴家,她与吉他手麦可·达德普结婚。两个家庭在纽约长岛经营儿童交响乐团协会。

马友友演奏使用的两把大提琴,其中一把叫做“蒙塔尼亚纳大提琴”,绰号为“矮牵牛花”。这把大提琴制作于1733年,价值在3000万美元左右。1999年,马友友在纽约演出时将这把大提琴丢在了出租车上,后来被出租车司机送了回来。为此,马友友特意为纽约的出租车录制了一段公益广告,广告词就是“乘客您好,我是马友友,请带好您的物品,不要像我那样落在车上。”

他的另一把大提琴名为“达维多夫·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是用大提琴家、作曲家卡尔·尤利耶维奇·达维多夫的名字命名。这把琴制作于1712年,价值上亿人民币,该琴原属于杰奎琳·杜普蕾,她去世后,该琴被拍卖,新的买家虽然不知何人,但这位收藏家仍然决定将此琴继续借给马友友使用。

1998年,马友友在美国注册了非营利性艺术、文化和教育组织项目“丝绸之路项目”,致力于艺术、文化和教育活动,希望通过把全世界的艺术家和观众聚集,打破地域隔阂。

他的演奏有如上帝驾临,因为乔布斯不相信一个凡人能做到这样。他是全球最伟大的古典音乐演奏家之一,更是全球最有创造力、最多元化的音乐家之一。他的琴声总让人流泪,眼睛湿润,心里充满着爱和无边的思想,友友的音乐让世界连在了一起。(乔布斯、奥巴马、谭盾评)

他是与格莱美结缘次数最多的华人音乐家,他已经17次获得格莱美各项殊荣。尤为难得的是,擅古典演奏的他相较于其他古典音乐家更具“兼容性”,比如他一时兴起同友人跨界合作的唱片《马友友和朋友们:为快乐与和平歌唱》,也能轻轻松松将格莱美“最佳民谣专辑奖”收入囊中。(南京日报评)

他借着与音乐家之间的互动,超越单一音乐风格的界限。他最大的目标就是将音乐化为一沟通的语言,跨越世界不同种族,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为达成此目的,他更投身研究国乐、中国传统乐器、非洲卡拉哈利的丛林音乐等。为发展大提琴演奏曲目,马友友时常演奏20世纪较不为人知的大提琴曲,许多现代作曲家皆为他量身订做新乐曲。他曾为多位作曲家的新作首演,这些不仅是为他而写的作品,他在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

往事如烟,往事也并不如烟。人生犹如音乐,充满了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回归人本,以音乐与生命的密切关系,重新思考生命与艺术的真谛与价值,或许就是马友友的音乐带给全球乐迷最重要的启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9#

马友友与奥巴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60#

当今乐坛大提琴第一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