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6年10月29日上交现场:巴赫《约翰受难曲》 [复制链接]

1#






今年三月刚听了莱比锡布商乐团的巴赫的宏篇巨作《马太受难曲》,昨天又迎来了德国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INTERNATIONALE CHORAKADEMIE LUBECK和斯洛伐克的浑然天成合奏团SOLAMENTE NATURALI的《约翰受难曲》,如果再来一个《b小调弥撒》,真可称得上是巴赫的圣乐之年了。

看介绍,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是从全世界吸收最高水平声乐学生的一所独立合唱学院,专注于合唱艺术的教学和演出的。 浑然天成合奏团是一个活跃于欧洲古乐舞台上的古乐团,位于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这个城市离维也纳就1小时车程,因此经常在奥地利电台的巴洛克音乐节目和欧洲各种的音乐节上演出。由于我对古乐实在是不了解,对于这些乐团也是非常的陌生。

我接触《约翰受难曲》甚至比《马太受难曲》更早,大约20年前偶然的机会,买了一张由布里顿指挥英国室内乐团,万斯伍茨学校男童合唱团,传道人由Peter Pears担任。录音中女低音咏叹调和维奥拉琴的独奏的《成了!啊,一切受苦灵魂的慰藉!》,合唱《安息吧,神圣的身躯》让我感动不已,可惜这个版本是以英文演唱的,虽然也很有韵味,但相对于德文原意英文歌词是有偏差的。和《马太受难曲》比较,《约翰福音》对耶稣受难的情节的描述不够丰满,因而《约翰受难曲》显得更简洁和直接一些,没有那么沉重,相对于《马太受难曲》两个合唱队和两个乐队,其编制要小很多。

昨天的上交音乐厅,来了很多圈中人,上音杨燕迪院长也坐在我们这一排,据说这次巴赫的《约翰受难曲》,和3月的《马太受难曲》一样,在中国也是首演,今年一年中两部巴赫的圣乐巨作在中国首演,真是我们爱乐者的福分啊。

由于是用巴洛克乐器演奏,演出前的对音花费了一些时间,看到很多报道说,乐队弦乐,木管和管风琴的音高统一,一直就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有时各声部不得不妥协,一般来说管风琴的音高会比其他巴洛克乐器要高。还有种说法是巴洛克弦乐器用的是羊肠弦,非常不稳定,需要反复调校。昨天晚上,乐队每个声部都要独立对音,对音时间确实比一般的乐队要长很多。虽然乐队都使用了巴洛克乐器,大提琴和维拉尔琴也都不用撑脚,用大腿夹着演奏,但他们的用弓和揉弦似乎都像是现代的演奏法,小提琴声部有些琴像是1/2的琴,不知是什么琴,是要达到什么效果。乐队出来的声音很丰满,不像那么小编制的乐队,合唱也很有气势,其实他们男声和女声加起来也只有26个人,声音非常漂亮,层次清晰,在Rolf Beck手下,音色不断变化,层层深入,非常完美。传道人男高音音色很好,具有穿透力,演唱耶稣的男中音,音色雄厚,但又不失弹性,情感把握也很到位,介绍说他是一个90后的歌唱家,前途无量啊。女中音曾获格莱美奖提名,非常出色,声音带有种磁性的浓厚。女高音是个90后的美女,有一副天使般的嗓音,纯洁而甜美,简直美不胜收。演彼得的男高音,声音穿透力不足,被乐队压住了,无法脱引而出,这和彼得在整个作品中懦弱的性格倒也蛮契合的。上半场第一部分在彼得三次不认主基督后结束。

下半场第二部分增加了罗马总督彼拉多和一个男中音,两人的音色各有特色,但都非常出色,彼拉多的声音威严,坚定而不容质疑,更像意大利式男中低音的声音,另一个男中音,声音温暖而亲切。传道人男高音在第二部分中同时还演唱男高音咏叹调,著名的20段《美丽的彩虹将会架起》和34段《我的心灵,整个世界》居然能唱出三种完全不同的音色,代表了传道人和两段咏叹调的不同情绪,令人叫绝。我喜欢的 30段《成了!啊,一切受苦灵魂的慰藉!》 终于来了, 女中音在“犹大的英雄胜利了,战斗结束了”这段骤然变快的快板中,与乐队稍有脱节,维奥尔琴独奏,虽然非常克制,可惜还是加了少许的揉弦, 维奥尔的琴声有种胸腔震动的感觉,个人认为不应该加任何的揉弦,就是那种直直的声音更能表现发自肺腑的那种悲恸。在第二部分中,女高音只有一个咏叹调,35段《我的心,融化在泪水的洪流中》,我简直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听到女高音那甜美纯洁的声音。合唱在24段《快!你们这些苦恼的灵魂》和32段《我亲爱的救主,请回答我》跟男中音的呼应,明暗对比恰到好处,在27b段《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抓阄,看谁得着》中的快速赋格,干净利落,层层交错,非常过瘾,39段《安息吧,神圣的身躯》是我最喜欢的合唱,怀着崇敬的心情,领受着最圣洁的洗礼,末段众赞歌,歌声从一道幽暗的光,把我们慢慢地带到光芒四射的天国。演出结束了,恍惚中,还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

虽然,这次的《约翰受难曲》是由一个不太知名的乐队和合唱队演奏,但绝对是一场精心制作地极高水平地演出,欧洲乐队合唱队的底蕴,是不得不赞叹的。昨晚的演出,感觉比3月的莱比锡布商乐团的《马太受难曲》水平更高,当然《约翰受难曲》没有那么宏大,可能相对容易控制一点,另外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毕竟是个专业的成人合唱队,比男童合唱还是略胜一筹的。
最后编辑Kelvinwuchina 最后编辑于 2016-10-31 00:21:09
分享 转发
TOP
2#

这种曲目上座率已经算是不错了。。。两周前Julia Fischer的音乐会后面最低价票价区域一片空(滑稽的是,官网上这部分票子早就卖完了)——不过那天正好马林斯基在上海也有演出,分散了不少知道Julia Fischer的乐迷吧。。。
TOP
3#

回复 2楼chrisspher的帖子

太可惜了。在朋友那里听了当天她的演出录音,encore时弹钢琴不是个good idea,毕竟不是钢琴家啊,平时有那么多时间练钢琴吗?
TOP
4#

这种曲目上座率已经算是不错了。。。两周前Julia Fischer的音乐会后面最低价票价区域一片空(滑稽的是,官网上这部分票子早就卖完了)——不过那天正好马林斯基在上海也有演出,分散了不少知道Julia Fischer的乐迷吧。。。
chrisspher 发表于 2016/10/31 15:17:44

那片区域应该根本没有售票,因为只能看小提琴家的背影。其实这种组合应该放在小厅才对。Julia Fischer这场上座率算高的,我在280的区域几乎是坐满的。
TOP
5#

回复 4楼myshirley的帖子

不是的,那片区域对应的是最低80元票价。只不过开售第一天就显示全部卖光了。。。(其实现场可以看到背后靠左的区域是有些许观众的,而中后方和对称的后右区域则完全没有人进入)
穆特两次在东艺的音乐会舞台背后的区域都是座无虚席的。。。只看背影倒也不是关键,看脸的话反正这种规模的厅大多数地方也是看不清楚的,而且很多小提琴家是习惯侧站着演奏的。后面的几排有些从音效来看性价比要比CD区的还要高一点。
TOP
6#

回复 3楼Kelvinwuchina的帖子

她第一首加演的是FAE里的Scherzo,是我听过最好的一次演奏。
第二首才是四手联弹了一首匈牙利舞曲。。。确实平时没有时间和条件练钢琴,最后一个和弦完全按砸了,她自己都笑出了声。

她的水平是钢琴家的水平(撑起一场协奏曲毫无问题、每个音乐季她也会安排和自己建立的四重奏团搞一些有钢琴的曲目,录音中她也弹过舒伯特的大型的四手联弹的正经八百的曲目),只不过她完全没有钢琴家准备的时间(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了小提琴家为职业,因为她觉得小提琴的练习条件好多了,自己带上琴到哪儿都可以练琴),仅此而已。
TOP
7#

回复 6楼chrisspher的帖子

FAE-Sonata里的Scherzo确实不错。

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既然在这种场合演奏,听众当然要以钢琴家的要求来听她啦,她又拉小提琴又弹钢琴的名气很大,所以不免有些失望,正所谓曲不离口啊。
TOP
8#

一楼这幅卡拉瓦乔的《耶稣被捕》(也叫《犹大之吻》)非常有名。

原藏乌克兰东西方艺术博物馆,后被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我也去听了这场音乐会。表演确实非常出色。当然,楼主的文字也很出色,希望音乐唱片这个版块经常有这样的好文。
TOP
10#

回复 8楼shinelb的帖子

谢谢!涨知识了。
TOP
11#

回复 9楼allegrohq的帖子

谢谢!过奖了,希望大家多交流。
TOP
12#

回复 8楼shinelb的帖子

好像陈丹青也在这场音乐会的现场。
TOP
13#

回复 8楼shinelb的帖子

谢谢!涨知识了。
Kelvinwuchina 发表于 2016/11/1 22:01:11
不客气,我也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吧。
其实,绘画和音乐有很多共同点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