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键琴的世界:巴赫平均律! [复制链接]

21#

回复 20# shinelb 的帖子

多谢兄台分享,看你帖子多有受益!
TOP
22#

大键琴是巴洛克时期流行的一种乐器。象巴赫的《平均律》,为大键琴和弦乐团而作的《D小调协奏曲》,为两部大键琴而作的《C小调协奏曲》,亨德尔的《E大调大键琴组曲》都是大键琴的名作。

大键琴的发声原理和钢琴是不同的。大键琴的发声原理类似弹吉他,用手指拨动琴弦。大键琴的音量是一定的,无法改变的。这是大键琴的特点,其实也是它的局限性。与钢琴相比,大键琴无法弹出力度各不相同的音,大键琴无法控制自身的音量,也缺少音色变化。钢琴在发声原理上与大键琴不同,但钢琴可以型造汹涌澎湃的气势效果和丰富多变的音色,因此钢琴取代大键琴也是历史的必然。

钢琴其实并不是从大键琴演变和进化而来,因为它们的发声原理不同,在本质上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但因为大键琴和钢琴在外形上有些类似,都要触摸,弹奏键盘而演奏,因此它们又被认为有血缘关系。再加上很多当初的大键琴曲目后来都可以用钢琴进行演绎和解读,因此大键琴就又被认为是钢琴的祖宗了。大键琴和钢琴的相互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说到底,大键琴的特点其实也是它的局限性,这是受时代所限制的,大键琴被钢琴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也是音乐史发展所决定的,是无法回避的。不过,今天,大键琴重回历史舞台,我们也就可以从新欣赏音乐史上那些著名的大键琴作品的本来面目了。

大键琴这种乐器和那些伟大音乐家为其所作的大键琴曲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通过大键琴这种乐器,这些音乐作品被演奏出来,我们也就可以欣赏到这些优秀的大键琴作品;而通过聆听这些大键琴作品,我们又可以更多地了解大键琴这种在巴洛克时代风靡一时的乐器。。。。。

欣赏大键琴作品,也是重回巴赫那个时代,重回亨德尔那个时代,重回16~18世纪的音乐时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

原帖由 xieliang1109 于 2015-3-24 14:59:00 发表
大键琴和管风琴个人觉得要找一版风格轻快点儿的,要不听多好闹腾,前两天听斯戴尔的哥德堡,后半部分就觉得有点儿吵了,Mahan Esfahani有一版用大键琴弹的拉莫的键盘组曲就不错,有时候都觉得他弹的不是大键琴而是鲁......


握手。所有拨弦的这种琴,对我来说都是第一耳朵惊艳,5分钟之后避之唯恐不及。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把音量开得小小的,还可以凑合忍受。


归根结底,大键琴没有音色变化,forte就是音量大,piano就是音量小,音色基本一样。不管你是何方神圣,到了强奏的时候都是非常单调的梆子。这种东西最后被现代钢琴淘汰也是必然,偶尔猎奇尚可。
TOP
24#

还没有大键琴的平均律版本,不过钢琴的版本有几套,像吉泽金、古尔达和席夫的,李赫特和图雷克的有部分,说实话从没一次听完过,一次也就一张半张的听,功力不够对曲子的变化精妙还理解不深,当然感觉是可听的,特别在静静的时候。吉泽金是早期单声道,感觉速度偏快中规中矩的;古尔达的有些特别;个人更喜欢图雷克一点。
清风
TOP
25#

原帖由 bbc4 于 2015-3-27 11:46:00 发表
原帖由 xieliang1109 于 2015-3-24 14:59:00 发表
大键琴和管风琴个人觉得要找一版风格轻快点儿的,要不听多好闹腾,前两天听斯戴尔的哥德堡,后半部分就觉得有点儿吵了,Mahan Esfahani有一版用大键琴弹的拉莫的键盘组曲就不错,有时候都觉得他弹的不是大键琴而是鲁......


握手。所有拨弦的这种琴,对我来说都是第一耳朵惊艳,5分钟之后避之唯恐不及。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把音量开得小小的,还可以凑合忍受。


归根结底,大键琴没有音色变化,forte就是音量大,piano就是音量小,音色基本一样。不管你是何方神圣,到了强奏的时候都是非常单调的梆子。这种东西最后被现代钢琴淘汰也是必然,偶尔猎奇尚可。

可以理解兄台的感受,因为我以前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感觉。

我喜欢上大键琴是从听瓦尔哈的巴赫那些组曲开始的,象法国组曲,我当时偶然买到一些瓦尔哈的大键琴黑胶唱片,听感是非常好的,颠覆我很多认识。瓦尔哈那种对音乐的灵性深深打动了我。另一个对我影响很深的大键琴名家是莱昂哈特。我觉得,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一种机缘吧。

觉得大键琴重要,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巴洛克很多键盘作品是为大键琴而作的。听大键琴,是一种本真乐器,可以了解这些键盘作品在巴洛克那个时代的本来面目。因为象平均律这种作品,在当时是大键琴演奏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6#

原帖由 qingping1953 于 2015-3-27 12:10:00 发表
还没有大键琴的平均律版本,不过钢琴的版本有几套,像吉泽金、古尔达和席夫的,李赫特和图雷克的有部分,说实话从没一次听完过,一次也就一张半张的听,功力不够对曲子的变化精妙还理解不深,当然感觉是可听的,特别在静静的时候。吉泽金是早期单声道,感觉速度偏快中规中矩的;古尔达的有些特别;个人更喜欢图雷克一点。
兄台你说的这些都是平均律的经典版本。大家都比较了解,我就不重复了。

吉泽金的版本,速度很快,虽然也很有韵味和个性,但感觉想象力和冥想性稍为欠缺,可能是因为早期的对平均律的演奏方法的认识与今天不太一样,那时候可能认为平均律是一种练习曲,更强调技术的发挥和理解,但今天我们对平均律的认识,是很强调这部作品的抒情的深刻性的。我感觉象里赫特的平均律,是很强调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和体现的。

如果听过钢琴版的平均律了,有了一定了解,我建议可以尝试听听大键琴的版本,肯定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楼主所言甚是,刚才我试听了链接,觉得吉尔伯特的挺好,也准备尝试听吧。
清风
TOP
28#

原帖由 qingping1953 于 2015-3-27 14:56:00 发表
楼主所言甚是,刚才我试听了链接,觉得吉尔伯特的挺好,也准备尝试听吧。


兄台不用客气,大家共同交流和进步吧。

历史上和今天那些巴赫专家都非常擅长管风琴和大键琴。象卡尔里希特,瓦尔哈,莱昂哈特,平诺克和科普曼这些人大键琴都弹得非常好的。正如上面所说,巴洛克时代有很多键盘作品是为大键琴所创作的。因此,如果不听大键琴,无疑是一种损失,而且对巴赫,亨德尔他们的了解也肯定是不完整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