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频响)平衡】和【(音质)和谐】这两大要素是构成我们常说的... [复制链接]

61#

回复 12#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哈哈,这个可是不容易啊!!
TOP
62#

回复 58# zjj007 的帖子

当你听过一声道具有23个1"丝膜高音、1个8"中音、2个12"低音这种或者更多单元的箱子,对于音场的理解可能会感性;当你悟到超越西电之声,是什么声音时,你会发现身边的人离你远了。任何事物等级都是金子塔状。与先生讲这些,是希望先生不要局限单端、小马拉大车——张着血盆大口,唱出的是妖里妖气,失去自然何谈感情。
TOP
6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9 10:17:00 发表
当你听过一声道具有23个1"丝膜高音、1个8"中音、2个12"低音这种或者更多单元的箱子,对于音场的理解可能会感性;当你悟到超越西电之声,是什么声音时,你会发现身边的人离你远了。任何事物等级都是金子塔状。与先生讲这些,是希望先生不要局限单端、小马拉大车——张着血盆大口,唱出的是妖里妖气,失去自然何谈感情。
哈哈哈哈,看来前面与你在听感取向上的交流算是白费工夫了
TOP
64#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9 9:19:00 发表
我曾经说过,小功率是玩音色,大功率是享受音场,二者的根本区别是点和面的区别,即便是“神殿”推动这种大箱子还是局限在点的范畴内;经验告诉我,一台麦景图MC2000推我的大箱子,展现的音场是听演奏,二台则是体现演奏者的思想与情感;望先生留着,那天找到这种声音便会相信;学无止境,我在寻找更高层次的声音。

品牌和价格崇拜几乎是每个烧友都要走过的路,顶你“学无止境”,忘你一路走好,但靠两台功放推箱子,哪怕是同一型号,一致性的协调都很难,可能你有你的诀窍。但仅靠换管和调偏流,要实现你所说的“体现演奏者的思想与感情”,没亲耳所听,实难信服
TOP
65#

回复 63# zjj007 的帖子

回先生,是否认可我的意见不要紧,因为我身边要好的朋友持也先生观点,家里西电元器件一大把,各种电容和老管子成堆,听音房装修得豪华、奢侈,然播放的声音确实不能接受;我想,不能建立良好的音场而谈频响将是狭隘和片面的,现场演奏的信息不能用大口径、多单元音箱经行还原,出来的信息会变形、受压缩,如在此基础上讲频响那是说指标,不是真声;以此回到那句老话:器材之声需要搭建一个宽阔的舞台,即便是播发加了添加剂的唱片,而不至于走形。
TOP
66#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9 11:54:00 发表
回先生,是否认可我的意见不要紧,因为我身边要好的朋友持也先生观点,家里西电元器件一大把,各种电容和老管子成堆,听音房装修得豪华、奢侈,然播放的声音确实不能接受;我想,不能建立良好的音场而谈频响将是狭隘和片面的,现场演奏的信息不能用大口径、多单元音箱经行还原,出来的信息会变形、受压缩,如在此基础上讲频响那是说指标,不是真声;以此回到那句老话:器材之声需要搭建一个宽阔的舞台,即便是播发加了添加剂的唱片

谢回复,在你的帖子里我完全认可你的听感,在听感取向是我们是完全一致的才主动交流,无限的现场接近和真实自然才是我的追求,西电我是不玩的,听过的品牌高价系统也是无法完全满足的,因为要的是尽量极致。。。
TOP
67#

回复 64# zjj007 的帖子

看先生此话,就知道先生不知道我如何将两台后级与前级搭配使用的,您的想法按照一般理论和书本知识肯定的对的,然麦景图这位老法师对于MC2000的设计留了那么一手,结果被我老师发现了,呵呵。
TOP
68#

器材在房间里调来调去都不一定有满意的声音,但有时在汽车上一套几百米的车机就很耐听,不知为什么?可能是空间问题,基本不会有毛刺感。这是为什么?
TOP
69#

原帖由 于 2012-3-9 14:49:00 发表
器材在房间里调来调去都不一定有满意的声音,但有时在汽车上一套几百米的车机就很耐听,不知为什么?可能是空间问题,基本不会有毛刺感。这是为什么?

车内吸音强,是软调环境,车内形状不规则,没有平行面,驻波很少,所以比较耐听。

您家里如果也像车内一样装修,就算一般器材也很好听。。。
TOP
70#

回复 31# zjj007 的帖子

同意,把音响这玩意儿搞明白了,近场多媒体箱都能发出大系统的效果,改造下倒相管,6.5寸都能憋出30HZ的低频。
当然,前提是单元和功放不能太烂,憋低频极吃功率和冲程。
TOP
71#

车内吸音强,是软调环境,车内形状不规则,没有平行面,驻波很少,所以比较耐听。

您家里如果也像车内一样装修,就算一般器材也很好听。。。

赞成这种说法,但在家里确实无法做到,看来还是空间最重要。
TOP
72#

原帖由 于 2012-3-9 15:54:00 发表
车内吸音强,是软调环境,车内形状不规则,没有平行面,驻波很少,所以比较耐听。

您家里如果也像车内一样装修,就算一般器材也很好听。。。

赞成这种说法,但在家里确实无法做到,看来还是空间最重要。

现实生活中,音响器材买回家,几乎100%是安置在室内的;因此所谓音响系统,实际上是指——音响器材硬件与环境(声学)硬件共同组合的系统。换句话说:音响系统是由音响器材硬件和听音环境硬件组成的整体。

可是室内各反射面以及各反射物体都会对声音的‘原始平衡’产生严重的破坏,为了解决室内声学方面的众多问题,这就出现了《室内声学》这门学科。

从实际生活中看,音乐厅及演出场所的声学处理目标与音响器材听音室的声学处理目标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它们的基本处理手段差别是:音乐厅及其演出场地主要是应用反射、扩散手段去获得需要的效果(音色);而音响器材听音室则是应用吸收的手段去减小各反射面及反射物体对声音‘原始平衡’产生破坏的影响,使听音环境‘音染’尽可能降低。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一个平衡的音响系统不但取决于音响器材,还取决于听音环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3#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2-3-9 17:13:00 发表
原帖由 于 2012-3-9 15:54:00 发表
车内吸音强,是软调环境,车内形状不规则,没有平行面,驻波很少,所以比较耐听。

您家里如果也像车内一样装修,就算一般器材也很好听。。。

赞成这种说法,但在家里确实无法做到,看来还是空间最重要。

现实生活中,音响器材买回家,几乎100%是安置在室内的;因此所谓音响
松兄我家的天花和墙壁都是小孔,感觉像个蜂窝呵呵
TOP
74#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7 23:39:00 发表
透露先生一个秘密,不能外传啊,音场调好后能会发现速度不是加快而是更慢,概括成二字“淡定”。有了它,演奏者才能气定神闲、从容自如,拉出的小提琴声动静自如,弹出的钢琴震天动地,蜻蜓点水,歌声爬升自如、亮而不散、沉而不陷。
真的该顶!你知的!
TOP
75#

回复 74# 聆至静 的帖子

感谢先生的认可,我们的器材之声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体现演奏者得思想与情感。我知道,器材之声有些坎、台阶,必须攀登和逾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为此我又想起曾经在“好声”一贴,将卡玛+神殿的组合听感挂在贴上,引来众多眼神,然此时一位老师和蔼而深沉的说道:670707先生,你听过三遍可能不会如此写了。箴言把我拉回才有今天之路哦。
TOP
76#

回复 72# 松香味 的帖子

好比大家评汽车,您会说:这个路是关键,路不平……。那么请问房间已合格,同样指标的两种器材能一样吗?
TOP
77#

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TOP
78#

回复 50# 名琴LP 的帖子

名琴哥子在南宁?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TOP
79#

基本认同楼主是观念,我们听电视伴音及收音机等技术指标相对差的系统有时候也觉得不错应该就是一种较低端的平衡
TOP
80#

松兄,好久不见了,可好?
有空常来看看大家啊。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