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看90年左右玩发烧音响的来这里,整个动静!! [复制链接]

41#

89年,刚毕业两年,从家里贷款买了套上海出的“红灯”落地式组合音响,我喜欢一套西装的仪式感,到现在还是这样。
同学的老爸是海员,去他家里看(当时是看多于听)建伍的组合音响,其感受如同现在去朋友家听全套MBL,现在想想,只不过是三夹板里装了两只喇叭。
TOP
42#

86年玩四喇叭,87年玩随身听,88年玩录像机,95年开始玩器材,记得是AIR BASIC 4 落地箱、狮龙的AV、建伍的LD、建伍的环绕和中置、99年玩原创CD和八达前后级。。。。。。
TOP
43#

87年上大专,88年用亲戚给的港币在深圳换了人民币买了器材,很简单的IC合并机,飞乐单元,后来坏了单元,请物理系师兄换了一次,音源是一台深圳产双卡录音机,用耳机头转RCA到扩大机,再推音箱。
自娱自乐,碰到有大事,还给征用呢。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44#

玩组合音响算吗,90年熊猫、95年爱华、96年索尼、2000年三大件
http://shop72145251.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mytmenu=mdianpu&utkn=g,o5vwmxzr1339772733234&user_number_id=24017666
TOP
45#

八十年代,老爸买了三大件:中华206唱机,春雷牌收音机和一台忘记牌子的录音机,当时已经是很奢侈的了,现在收音机和录音机都还在,唱机不见了,只剩下一小批当年的薄膜唱片。。。从小就受到音乐熏陶,喜欢听歌,一直到了93年上大学时才省吃俭用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第一台音响——收音录音的组合机(牌子忘了),天天在宿舍里放磁带娱乐大众。不过,那时没有发烧音响的概念,倒是开始痴迷摄影。。。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46#

94年,银笛厂里买的钛高音,银笛磁中音,声泰10寸低音,虬江路买的分频器,木匠师傅按我给的图纸(来源音响杂志)打的箱子。忘了名字的国产功放,接红灯牌双卡录音机。第一盘磁带《《走过我的咖啡屋》》。功放里的厚声5532听了一段时间不满足了,鼓捣成1057,声场立刻大了···············
路很长,慢慢走。走急了会摔跤!
TOP
47#

看成90后发烧音响的了 刚想说差一岁,囧
鲸灵宝藏古典唱片行http://shop102723928.taobao.com/
TOP
48#

84年买了台黑胶唱机,算是正式开始玩吧,一直到今。
TOP
49#

80年代左右上小学就痴迷听收音机,主要是评书,初中以后热衷听磁带,不晓得算不算?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50#

从小迷恋音响的加入列队。以前玩的小打小闹的上不了台面不说了,93年添置了3大件:东大尼索CD、ONE931前后级功放、DIY惠威S8+C3/4 双八寸哑铃式音箱,当时在我工作的县城是绝无仅有的了,回头想想,感慨万千啊!
TOP
51#

我的第一套音响---山水is-900P套机连音响柜,是86年上高二时父辈出国考察花8K几港币从HK免税带回来的,至今还健在并摆放于办公室内,还有60多张80年代中后期的黑胶依然保存良好,有空听听,的确好怀旧!
TOP
52#

96年开始发烧,凑个数:)
男人要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
TOP
5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54#

92年开始发烧
TOP
55#

92年用工作两年存的钱买了一套飞利浦组合音响,买完后身上只剩50块钱。

不过很值得,这套音箱现在还能正常使用,当电脑音箱。不得不感叹,当时的飞利浦质量真是好!
TOP
56#

88年开始玩,那是读高中,东芝磁带随身听,290元,配一副索尼耳机48元,省吃俭用 存了好久才如愿以偿,那声音实在是好听啊,现在听很多昂贵器材 找不到那个感觉了
名门音响:http://shop36597996.taobao.com
TOP
57#

91年起开始所谓的发烧路。
TOP
58#

83年一直玩到現在了。
si
TOP
59#

真正自己的是七零末八零年代初,2030+大珠江+翡翠LP。以前是听老爸的胆收音机。
最后编辑李尋歡 最后编辑于 2011-05-04 10:53:53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峨嵋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TOP
60#

不知道算不算,88年买的双卡录音机,98年正式配了一套:天逸AD-66;惠威MS5;开始用的万利达VCD,看了视听技术、音响世界等后又改用共和DVD。由于穷,对发烧杂志里的器材只能在梦中相依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