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Goldmund总裁Michel Reverchon(上) [复制链接]

1#
专访Goldmund总裁Michel Reverchon(上) :谈该厂有如瑞士精品手表般的经营模式


文‧郭汉丞 图‧林治宇

堪称世界最昂贵音响系统,瑞士Goldmund的市场定位很清楚,他们要做「奢华音响第一品牌」(Luxury Audio)! 这次与Goldmund国际行销经理Anne-Karine Agius一席谈,他们要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制作出完美的音响器材,所凭借的就是瑞士精致工艺,加上得天独厚的文化内涵。

在台代理权正式更替

虽然认识Goldmund这个品牌很多年,也曾经在许多地方尝鲜,品味过Goldmund音响的美好之处,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Goldmund原厂的人,这次Anne-Karine来台算是与原厂的第一次接触。 Anne-Karine这次来访是因为2010年Goldmund在台代理权正式更替,包括原厂与新任代理商大器国际对市场推广的态度都更趋积极,也借此与台湾音响媒体介绍Goldmund近年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的第一个问题也很犀利:「为何Goldmund的器材都那么贵,而且涨价的幅度远超过经济成长的速率?」Anne-Karine一点也没有被这个问题吓到,她很平静地回答:「我知道Goldmund的售价昂贵,但瑞士法郎升值的幅度推升了全球代理商的成本,这是售价高昂的原因之一,但Goldmund昂贵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大量投资在设计与技术上面,加上纯正瑞士手工打造。是的,我们从不否认Goldmund昂贵,但昂贵有其背后的道理,而我们正是奢华音响的第一品牌。」Anne-Karine这话讲得理直气壮,而接下来的解释可就进一步把Goldmund昂贵的原因讲得更清楚。


从基础作研究开始

Anne-Karine表示,Goldmund是全球极少数投资「基础研究」的音响厂家,他们公司里面光是做基础研究就有七个全职员工,他们还与瑞士许多研究机构合作专案,所以Goldmund所使用的技术都很特别。 例如内部机械阻尼,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东西,但是Goldmund会针对材料做很基础的研究,找到最稳定又耐久的材料。 又像是接地线路,看起来也不是很困难的东西,但这在Goldmund一样有许多独家研究。 Anne-Karine说大多数标榜Hi End的音响厂商,使用的技术多是现成既有的,像Goldmund这样从基础作研究开始的可说少之又少。

加装网路的功能

做基础研究的投资,确实是相当昂贵,尤其在瑞士要做这样的研究,那成本更是高昂,但Anne-Karine解释这类研究绝对有必要,因为Goldmund设计的产品非常独特,而其所强调的奢华音响,不仅是价格高昂而已,更重要的是确保使用的稳定性。Anne-Karine另外又举了一个例子,Goldmund多年前为自家后级装上了网路连接端子,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为何后级也需要连网能力? 一般人以为这个网路端子的目的是为了韧体更新之用,但Anne-Karine解释这只是Goldmund加装网路的功能之一,最重要的目的是监控扩大机的工作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怎么说? Anne-Karine表示,任何器材不管做得多好,都有可能产生故障,但Goldmund的网路连线让原厂可以接收扩大机的讯息,万一器材出了状况,原厂或代理商可以马上知道,Anne-Karine强调这项功能在高阶多声道系统更是重要,在Goldmund所设计的「多媒体空间」(Media Room)当中,如果某一个声道的后级出了问题,他们可以马上知道并派人处理。 Anne-Karine说大部分的状况是Goldmund派人前往客户家中处理,但客户还不知道自己的器材有问题,而Goldmund已经抢先一步主动处理了。


针对时间、相位、频率响应

讲到多声道系统,Anne-Karine表示今年Goldmund在洛杉矶特别规划了一间非常独特的「Media Room」,展示完整的Goldmund多声道系统。 由于Goldmund长时间大量投资在研发上,Anne-Karine强调「Media Room」不仅所有的硬体都是Goldmund的顶尖产品,更重要的是内部所有相关软体也都由Goldmund自行开发。 Anne-Karine表示这些软体主要的功能是将音响系统最佳化,根据空间的声响特性、装潢、家具……等等,进行细部参数微调。 Anne-Karine强调Goldmund的参数调整不像是日本环绕扩大机那样简单的自动化设定,而是针对时间、相位、频率响应三者一起考虑进去的调整,Anne-Karine也说这些软体绝对是只有Goldmund才有,他们公司里面有一位声学博士,花费数年的时间开发出这套Goldmund专属的软体,测量的参数不是简单的距离和音压而已,而是把所有影响声音的因素都考虑在内的专业软体,某些全套采用Goldmund Media Room解决方案的客户,Goldmund还会派这位博士级的员工亲自出马调整。

此外Goldmund也提供特别的订作服务,如果消费者想要打造一间独一无二的「Media Room」,Goldmund也可以全程协助,或者针对空间色系制作专属的Goldmund器材。 Anne-Karine从电脑上展示了一些客户案例,每一个空间确实都非常独特,而且非常有品味,或许读者们从照片上可以获得一些灵感,真要喜欢,Goldmund通通可以帮你一圆「超级音响梦」。


坚持『瑞士制作』

前面Anne-Karine所讲的Goldmund价值,大概都在服务上面打转,不过这几年有很多音响厂家专做品牌,制造则委托别人,甚至有人说Goldmund的器材是别人做的,他们只有在机箱上面打上品牌,这次遇到原厂行销经理,我当然不客气地直接问了。Anne-Karine笑着说:「喔,如果有人觉得Goldmund只是一个品牌公司,欢迎他们随时来瑞士参观,我会亲自带他去生产线上,看看货真价实的Goldmund工厂。」Anne-Karine接着说:「 Goldmund当然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做,但我们绝对不是一家找人OEM的音响品牌公司,而是坚持『瑞士制作』的顶尖品牌。」


找百达斐丽、劳力士做金属加工

接下来Anne-Karine所讲的可让人觉得Goldmund的器材好像「没那么贵」。 Anne-Karine说:「Goldmund有些零件确实找其他瑞士公司帮忙,像是精致的机箱制作,我们找的是帮百达斐丽、劳力士做金属加工的协力工厂,他们的加工水准才能符合Goldmund的要求,可是也因为这些工厂的规模不大,能帮Goldmund制作的数量也很有限。」哇! 这可厉害,百达斐丽或劳力士要多少钱? 重量跟Goldmund怎么比,但是金属加工却是出自相同的瑞士工厂,这也难怪Goldmund要卖得那么贵了,光拿这个金属加工的来源,相较之下Goldmund真的比那些顶尖手表要超值了。


回归音响技术的核心

与Anne-Karine一席谈,我依然觉得Goldmund是非常昂贵的音响器材,但这番谈话却让我更进一步了解Goldmund的价值所在。 Goldmund拥有精致高贵的瑞士手工艺,那是昂贵的原因之一,但他们真正深入音乐重播基础研究的投资,确实与众不同,许多Hi End音响厂家标榜自家用的元件多好,但那些电子零件也就那么贵,怎么样也很难合理机器的高昂售价。 Goldmund没有吹嘘自家用的零件如何希有昂贵,而是回归音响技术的核心,加上独一无二的贴心服务,或许「奢华音响」的定义就在这里,不需要多讲材料的价值,而是提供消费者顶尖且无法取代的聆听经验。 标榜「奢华音响」,Goldmund堪称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厂商资讯
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26 15:38:59 上传)

g.jpg

g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26 15:38:59 上传)

g1.jpg

g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26 15:38:59 上传)

g2.jpg

g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26 15:38:59 上传)

g4.jpg

最后编辑leslie 最后编辑于 2011-04-26 15:38:58
分享 转发
TOP
2#


[专访]Goldmund行销业务总监Anne-Karine Agius,最值得投资的瑞士精品

书世豪2010-11-29


创立于1978年的Goldmund,至今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 不过音响迷可能一直搞不清楚Goldmund这个品牌所代表的意义? 这次拿到Goldmund行销业务总监Anne-Karine Agius所致赠的「Goldmund Book」,第一页写着赫塞(Hermann Hesse)的「知识与爱情」(Narziss and Goldmund)中的一段话:「Ich lerne viel von dir, Goldmund. Ich beginne zu verstehen was Kunst ist.」(我从你身上学到很多,Goldmund。我开始知道什么是艺术。)才让我恍然大悟。 Narziss与Goldmund是两位主角的名字,代表的是两个面向,同时也是两个互相渴慕的灵魂,您可以说一个是哲学,一个是艺术,或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

打造精品形象
换句话说,Goldmund是诉诸人的感性层面,从Goldmund产品的外观造型、表面质感以及声音表现,都忠实传递品牌的诉求。 从这本精美的Goldmund Book可以看出他们一直以来企图在消费者心中塑造的精品形象,很显然的,他们作得非常成功。 虽然他们很少提到技术层面,不过Goldmund的技术却是非常先进的,譬如说他们是最早提出「机械接地」(Mechanical Grounding)的厂商,也是第一家推出蓝光播放机的Hi End音响厂商,另外他们还有专门研究声学领域的团队,研发实力无庸置疑。 有这些专业团队的支援,Goldmund成为少数同时涉足声音与影像(他们曾经推出过投影机)、两声道与多声道通吃的Hi End音响品牌。

更亲民的Metis系列
Goldmund最近将产品线重整,讯源部分除了Reference Ⅱ LP唱盘之外,其他都以Eidos开头,前级都以Mimesis命名,后级都称为Telos,喇叭则称为Epilogue。 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最新推出的Metis系列,包括Metis 10环绕前级、Metis 2前级、Metis 5综扩、Metis喇叭以及Meis超低音喇叭,完全自成一个系统。 Anne-Karine告诉我此一系列其实就是之前SR系列的后继机种,不过用家不用担心因为价格较便宜,品质就打折扣,Metis系列完全比照顶级系列,全都在瑞士以高规格精工打造。 「许多用家跟我们反应在小空间或工作环境中也想使用我们的产品,但高级系列显然并不适合,所以我们推出Metis系列以符合市场需求。」

顶级的Media Room
Goldmund最近启动了Media Room计画,在世界各大城市架构Goldmund的多声道系统展示间,带给消费者最顶级的影音体验。 除了坚持瑞士制造与顶尖的技术团队支援外,Goldmund也从不追随流行,贸然推出不成熟的产品,更不会对品质有所妥协,而且他们家的产品都是可扩充升级的。 正因为这些原因,Anne-Karine最后信心满满的告诉我:「Goldmund是最值得投资的音响系统!」


这就是Anne-Karine Agius所说的Goldmund Book,是几年前Goldmund所作的产品型录,书名叫做「Perfection in a imperfect world」。

Goldmund Book里面都是精美的产品照片,没有巨细靡遗的技术规格,只有感性的理念文字,非常符合Goldmund企图塑造的精品形象。







TOP
3#


专访Goldmund总裁Michel Reverchon(上):源自于瑞士精密钟表的独特生产模式

陶忠豪2011-04-26


瑞士是精密钟表的故乡,来自瑞士的Hi End音响无不希望与瑞士精密钟表划上等号,不过对Goldmund这个瑞士音响品牌而言,「瑞士钟表品质」可不是一句口号。 难得来台的Goldmund总裁Michel Reverchon告诉我,他们的生产模式,基本上就是承传自瑞士钟表工业的传统。


2011年3月1日启用的Goldmund新大楼,位于瑞士日内瓦Business Park精华地带,劳力士与百达翡丽等公司都是邻居,大楼空间有10,000平方英尺,是瑞士Minergie公司所建设的第一栋高科技低碳大楼,采用了最先进的节能冷、暖空调系统,规模实在不像Michel所谓的小公司。


Goldmund在Hi End领域虽然享有无可比拟的顶尖精品形象,但是Michel却毫不讳言的告诉我,他们其实是一间很小的公司,全公司只有20位员工,负责组装的甚至只有4个人! 这是怎么回事? Michel继续说明,其实这种生产模式正是瑞士钟表工业的常态。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瑞士的钟表工业其实是由超过2,000个微型公司(称之为「工作室」或许更为恰当)所聚集而成,每个小公司世世代代都只专精于制造手表中的某一个元件,而且唯有把这项技艺琢磨到无懈可击,才有办法在这个产业中生存。 而我们所熟悉的钟表品牌真正负责的,是在这些小公司中尽其可能的挑选出最优良的元件,然后将这些零件组装成最终成品。


原本我以为在Goldmund负责组装的应该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技师,没想到并非如此,这位Perez先生看来年纪轻轻,在Goldmund已经工作七年。


Goldmund的工作就与这些钟表公司相同,他们从不制造任何元件,而是在市场中寻找最顶尖的合作伙伴,并且选用最顶级的元件。 Goldmund的品质之所以始终维持在顶尖水准,就是源自于这种生产模式,而这也是Goldmund为何将公司设在瑞士的原因,因为各制造领域最顶尖的高手都在瑞士,而且都与钟表产业有关,只有他们懂得如何制造出品质一流的元件。


当然,为了追求最高品质,Goldmund也必须付出昂贵代价。 Michel透露,Goldmund的机械元件制造商只有三个客户,Goldmund是最大的一个,另外两个则是劳力士与百达斐丽。 这就是这些微型公司的本质,为了维持顶尖品质,他们的客户不可能多,产量不可能大,生产成本自然高的吓人。 Michel又举了另一个例子,光是负责制造Goldmund机箱的合作厂家就有三个,一个只负责制造前面板,一个专精于制造细部元件,另一个擅长金属表面加工。 其实Goldmund大可以将这些工作交给一间金属加工厂处理,但是为了追求极致品质,他们唯有聚集各领域最专精的高手,才有办法将每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 这种作法同样源自于瑞士钟表产业,可想而知,成本绝对高昂。


这种制造模式其实也有缺点,Michel告诉我,他们的旗舰黑胶唱盘Reference II前阵子才宣布停产,原因是负责制造转盘的老师傅过世了。 Goldmund找不到第二人有本事制造出同等品质与精密度的转盘,也没有其他厂商愿意像老师傅一样,付出庞大心力与时间去制造Goldmund所需的转盘,所以他们只得放弃生产。 对Goldmund而言,老师傅的手艺已经是一项艺术成就,所以他们也必须面对艺术品难以复制、取代的事实。 由此可见,Goldmund的产品不但是极致的工艺品,而且还与「人」密切相关,是洋溢着人性与生命力的艺术品。


Michel接着谈Goldmund的营运与研发模式,他告诉我,Goldmund拥有Hi End音响公司中最多博士学位的研发团队,但是这些人却大多不在Goldmund的公司编制内,这是怎么回事? 更劲爆的是,Michel说Goldmund的经营团队完全没有专业技术背景,全都是来自大企业的专业经理人? 访谈中有许多音响论坛报导中碍于篇幅而未提到的内幕,详情请期待下篇报导。 (陶忠豪)






TOP
返回列表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