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ARLY BIRD镀铑RCA端子 [复制链接]

1#
cc 老田特别设计订制的镀铑RCA端子
特色是正极正中心有一个2.0mm的通道,可以将讯号线的导体通到最顶端焊接,好处是跳过RCA端子的正极导体,能让传输的LOST减至最小,对两端频宽的延伸绝对有正面的助益。
而采用镀铑材质的用意是希望声底能干净无染,完全让线材的特色挥洒开来。
中心导体材质为纯度99.5%碲铜,开发之初为了中心那个导道伤透脑筋,因为纯度愈高的铜是愈不利于加工,原因是质地太软,很容易变型或折断坏损,问了很多家协力厂都打退堂鼓,还好碰到一家愿意挑战看看的厂商,而他们居然真的做出来了,实在感谢!
以下是老田自己乱拍的相片,还望大家别弃嫌,加减看!





分享 转发
TOP
2#

新玩具~~~~全黑金石喇叭架

分类: 2009/07/06 01:38

之前为了要让AE1复刻版架高一点,又不想再用空心砖来叠,于是舍去了原先使用的四脚60CM的国产喇叭架,而换了一对法国75CM的喇叭架,结果反到让复刻版的低频量感少了些,线条也牺牲掉了!
于是骑驴找马,边用边寻,但真的是好喇叭架难寻啊!
后来找做铁工的朋友帮忙做,朋友也答应了,但期间朋友的父亲过世,这件事也就搁了下来!
前阵子一间国产音响架厂商的业务员来找我聊天,于是跟他提了这个问题,他很兴奋的说刚好他们公司有新产品,是单脚的全黑金石喇叭架,老田看了样本后就笑说这种设计实在是很不高明,纯粹是以美观做出发点,就一支黑金石脚顶在正中央,这怎么会合乎我的要求嘛!
于是业务员说不然我自己设计,他们一定想办法帮我做出来!
结果原先是想沿用原本旧喇叭架的规格去做,但四支粗粗的黑金石脚先不论价格,光材料取得都有问题!
最后就想出了ㄇ字型的概念~~~以下看图吧!

拆箱中



哥俩好



拆封完成



称重中的侧面


单支脚架的重量为40公斤



归位后跟AE1 CLASSIC合影



这对脚架是专为AE1复刻版量身定制,上盘跟喇叭大小完全符合,为18CM*24CM*3CM,下盘则为30CM*30CM*3CM,总高度70CM,两支脚各用两片2CM厚的黑金石板结合成20CM宽,4CM厚的支柱,重量在图中可以看到为40KG,而且真的很稳,想推动都很难!

这么重的脚架想当耳是很难归位的,还好威力刚跟女朋友分手,不然老是腰酸背痛的也没办法搬!

威力就是威力,一个人就搞定了两支喇叭架,别以为只是摆过去这么简单,因为试听室的右侧叠了两倍稳压器,这是不可能从这儿直接放进去的,得从左侧绕过去, 加上音响架后方的空间也不大,本来是瘦小的老板娘专属空间,只有老板娘才钻的进去,而一百八十几公分的威力得搬着40KG的喇叭架钻进那个狭小又插满粗粗JUNGLE线材的空间,困难度可想而知!

待一切都就绪后,当然又是鬼太鼓拿来炸啦,低频果不出其然的既干净又深沉,粉墨是梦的第二轨中有那个气势庞大的低频,实在无法想像这是5吋单体发出来的低频能量!

但换听民歌蔡琴时却出乎意料的发现中频厚度增加了不少,高频的密度也有提升,这真是捡到宝了,虽然这组订制的喇叭架要价不便宜(近两万) ,但跟威力听过他的表现后都觉得有够值得啦!

TOP
3#

改改改之AE NEO 1

分类: 2009/02/28 23:59



代理商东亿在过年前叫我玩玩看这对喇叭,但条件是这对喇叭不是很高价,所以千万别搞到太夸张。
所以这次改的重点别在分音器跟内部配线跟端子座,算一算材料费大约在两仟元上下,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
先看看准备的材料,绕线电阻跟国产BENNIC电容。

原厂的分音器如下:
两颗4.7uF跟一颗9uF电容,12R电阻一颗、1.8R电阻两颗、.68电阻一颗。
电感很贵,所以不在这次的改装动作中。

原厂分音器的背面,居然这么脏!

这种端子座怎么看都不顺眼,当然要换掉。

端子座背面,一样很不体面。

绕线电阻跟原先的水泥电阻在体积上有很大的差异,得想办法装下才行。

还好9uF的电容是用两颗4.7uF去并的,一则省钱,二则才有空位塞下绕线电阻。

特写一下。

全部替换完成。

背后全部加上实体线,本来想都用镀银线,但那个短距的还是偷懒用了无披覆的纯银线。
焊锡全部吸掉重新焊上德国 Mundorf金银锡, 板子也清洗了一下,看起来漂亮多了。


看起来好像少了一条对不对?


直接加在这里了。


换上CMC的端子,质感好多了,之前有试过这个端子的声音真的比那种镀铬端子暖些,解析也好点。


低音单体的配线换上自家的PROMISE,高音部分则使用ACT的单结晶纯银线。


要把线焊上端子时记得要把盖子拆掉,不然导热太快会很难焊的。


端子与分音器的连结。


开始组合。


凸鼻子高音用纯银线连结。

那块棉一定要记得塞回去,我就是装好后才看到还挂在架子上,又重拆了一次单体。


后记
改好上机后发现声音挺紧,不过高频的细腻跟低频下潜的很不错,于是就让他继续唱,我做自己的事情去。
已经RUN了三四天了,声音已明显开阔许多,音像比未改前具体许多,原先略嫌膨胀的低频变成扎实且有弹性,这次材料费虽用的不多,但改善还是很明显的。
有兴趣的玩家不妨自己动手DIY一下。

TOP
4#

有不少RCA插头采用了中空的形式,的确有好处。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5#

AE22手工搭棚分音器改装

分类:

2008/09/05 00:54








这对是东亿今年八月台北圆山音响展前才进的AE新款鉴听喇叭!

AE首次使用8吋的低音单体

尖鼻子高音可以延伸到40KMHz

两种输入选择

标准录音室版本
其实这对喇叭一开声就令人印像深刻,澎湃的低频、恢宏的音场都很难令人相信这是一对书架喇叭,气势更胜AE1 CLASSIC,且很有当初AE2的架势,也难怪型号会延续AE2而命名为AE22,既然如此又为何想到要改装他呢?
原因是总觉得他的高频延伸虽好,但通透感还是差AE1 CLASSIC一些,音场庞大但形体感也没有AE1 CLASSIC那样的精确,所以老田又手痒想到从分音器下手!

这是原厂的分音器在箱体内的情形!
喜欢DIY管机的朋友应该都有感觉到使用线路板的声音就是没有搭棚来的通透,于是决定手工搭棚做一组分音器出来!

原厂分音器拆下来的情形
其实要比较搭棚与线路板的差异,最好就是延用原来的零件来搭才能分辨其中的差异,但既然拆下来了,老田可不想费神做两遍工,毕竟时间拿来做线才有钱赚,女儿念幼稚园的花费可是很凶的!
要做分音器首先就得把线路画出来,虽然只有十样元件,但线路图一样画了一下午,因为客人一直来、女儿一直乱,很难专心做这件事,画出来的线路简图如下:

老田的基本电学是三十年前念过一学期,之后就没有再念过电子方面的书了,所以线路图画的很糟糕还请见谅!
接着就是收集元件啰

加拿大SOLEN电感
型号为S120/0.16mH、S114/0.56mH、S114/0.68mH
不过这些电感跟原厂电感的数值有大一些些,所以要拆掉一些,0.16mH要拆一圈、0.56mH要拆5~6圈、0.68mH要拆3圈,原厂数值为0.15mH、 0.5mH、0.65mH

电容与电阻
原厂电容耐压为250V,但分音器用100V就够了,而且找的到的也几乎只有100V的,计有HOVLAND 5uF*2,SPB 20uF*2,ARICAP 6.8uF*2,AUDIOCAP 9uF*2 ,水泥电阻原厂用的是15W,也还真的找不到15W的,所以用的是MILLS 5.6R 10W与2.7R 10W 绕线电阻,但绝对够用了!
再来就是拆单体啰

VIFA的尖鼻子高音单体正面

VIFA高音单体背面,原先以为用的跟NEO 1是同一颗,但拆下来后才发觉并非如此,那两条银线老田先焊上去的,以便往后施工省去麻烦!

8吋金属振膜低音单体正面,AE能有漂亮的低频线条,靠的就是其独家的金属振膜单体

低音单体背面,这个单体的框架非常漂亮,不是一般廉价的铁架,而是铝合金

又厚又结实的铝合金框架

感觉像高价的汽车铝合金钢圈

箱体内随处可见原厂所做的箱体补强,这次老田没有对箱体做修改,原因是AE22乃密闭式设计,任意修改怕坏了原厂设计的箱体协振,不好意思的是相机ISO开到6400,导致杂讯不小,还请看倌们见谅!

老田搭棚做的分音器,我知道很丑,大家就别笑了,用的是材料行买的电木板来固定,不过都没用到上面的焊点

分音器背面

用水箱冷却管DIY做的铜柱

铜柱是拿来固定分音器用的

地线用的是ACT 1.8MM的单蕊纯银线,为的是取得干净、快速的声音

分音器固定于音箱中的情形

内部配线高音单体正极使用二马冯赞助的铜线(红色那条),别看细细一条,蕊数超过2000蕊,为的就是求细致,负极用的是老田的JUNGLE喇叭线的高音线
低频正极使用JUNGLE喇叭线的低音部分,负极使用ACT 1.8MM单蕊纯银线,为的就是要低频更结实,形体感更好
完工后的听感有点怪怪的,高频密度果然增加不少,拜HOVLAND电容之赐,油光水亮叫人心喜,但低频似乎Q过头了,但整个分音器都是新做的,光那么大颗的电感就有得RUN了,先听再说!
RUN了三天还是觉得低频太Q,且量感少了些,AE出名的深度下潜不见了,于是苦思之后决定动第二次刀!

看出那里不一样了吗?

就是这两颗电容,把两颗AUDIOCAP 9uF改成CDE 10uF,CDE电容的声音就是低频下潜快速且线条清析,完全符合AE他家的传统,换好再听果然一鸣惊人,还好对这家电容声音印像很深,不然铁定漏气!

再来就是低频量方面依旧不够爽快,于是低音单体的负极部分又加上了这根3.0MM的单蕊纯银线,失去的量感不但补了回来,迅间的爆发力更胜以往,整个动态明显提升,暂态反应也好,让AE22这颗8吋单体完全听不到一丝一亮拖泥带水,中频厚度也因他而增加不少,这根线加的漂亮啊!

光头老田辛苦的改装,东亿老许就在旁边唠叨碎碎念说:你也焊漂亮一点,到底行不行啊? 换换零件就好了,干嘛搞那么复杂..........!
没办法,老田天生长的难看苦又命,朋友们改天要是有看到东亿老许,记得帮老田干谯两句回来就好了!
结论:
负极用银线加上搭棚的效果的确让AE22的通透感加强许多,线材的搭配也让高度密度、中频厚度、低频量感明显提升,电感的换装也让形体更加鲜明,更换电容、电阻也让声音的质感更细腻,也加强了原本的优势!
但,零件千万慎选,用错零件可是会让原先的声音产生极大的改变,改变不一定是改善,AE22的确是好喇叭,频宽一流又够敏感,加上够爽快的价格,值得动手好好整治!
昨天音响论坛的松哥跑来找老田打屁聊天,聊着聊着才想到松哥居然从来没听过老田的系统,听了帝国铜管五重奏、许景淳天顶的月娘、鬼太鼓富岳百景、竹竹、论坛最近发行的双CD....,松哥瞪大了双眼,直说这对小喇叭太恐怖了,回去一定要好好交待一下,等东亿送喇叭去试听评论时,势必用力的听一下原版AE22的表现!
有兴趣听老田恶堡版AE22的朋友千万别客气,尽管来老田这里给予老田意见与指教,期望能把这对小喇叭榨出极限来!

TOP
6#

大改DA&T A-15

分类: 2008/02/12 12:06

自DA&T A-15的设计者张大告知这部机器可以改来玩玩看,老田的双手就比两个月没喝酒还要抖,在备齐料件后自然大开杀戒,好好的整治一番。
以下是改装的第一部A-15,许多未尽之处都在第二、三部修正过了,可惜喝酒误事,摆了大乌龙,还请诸位玩家见谅。


原厂的零件


鸟鸟的电源线,不改怎么受得了?

电源线从AC座连结到开关的情形

预备改装的电源线
正极为ACT 1.8mm 单蕊纯铜线,负极为ACT 1.8mm单蕊纯银线

电源线改装完成的情形(地线也换成ACT 1.0mm的OCC 单蕊纯银线)

原厂SWITCH 连结线

一样改成ACT 1.0mm OCC 单蕊纯银线

原厂的机内讯号线跟两颗不起眼的胆质交连电容

交连电容换上英国CDE的4.7uF产品,再并上国产BENNIC 0.47uF电容

自行以ACT 1.0mm 单蕊OCC 纯银线制做成的机内讯号线

改装好的情况

原厂的喇叭端子座与机内喇叭线,看到就差点脑充血!

拆下喇叭端子一看更头痛,小就算了,还是方型的

扩孔中

换上CMC红铜喇叭端子座,看起来就顺眼许多,高级感也油然而生

喇叭线改走实体线,舍去PCB板上的铜箔(虽然原厂已经在铜箔上加锡以增加厚度)

泸波电容全部改日本NICHICON产品,uF值不变,但耐压增加

后来又有改了两部​​A-15,但相片被醉酒的老田给误删了,内容精进不少,只怪自己喝酒误事,所以还请大伙见谅啰!
改过的机器对喇叭的控制力增强不少,线条也有很深的刻画,高频解析也都跑了出来,但这毕竟是我自己喜欢的味道,不见得人人都会喜欢,仅提供做为参考。

TOP
7#

恶搞AE EVO 1

分类: 2008/02/12 10:59


虽然AE EVO 1在音响的初阶玩家中已获得不少的肯定,但生性喜好恶搞的老田怎么可能安份呢?
不榨干它的表现就对不起老田自己了!
EVO 1 正面原貌

背面原貌

除去单体的裸照

正面三点全露

背面裸照

箱体内还有夹层,也就是为什么EVO 1的箱体结实且抑震良好的密招


高音单体

侧面也来一张,VIFA的高音单体

AE最引以为傲的三明治低音单体

低音单体背面

原厂分音器(有够鸟的零件)

分音器大张的特写

准备更换的零件与原厂零件的对照

先更换配线
高音用的是0.5mm*7 ACT OCC 单结晶纯银线
低音用的是ACT 多重线径独立隔离的铜线

换好零件后的分音器

配线采用半搭棚方式,能直接拉线就走实体线,尽量跳过PCB板上的铜箔

最后把线拉好,再锁上单体就完工了

改好的EVO 1不但高频延伸更好且细腻,低频的线条清析、力度佳,下潜的能力也教人刮目相看,音场开阔根本不像小喇叭了!
小投资大改善,有时间且会拿烙铁的朋友千万要试试!

TOP
8#

OYAIDE 电源公母头真伪办识方法

分类:2008/02/12 13:32

日本原厂网站公布卖仿冒品的公司、店家→
http://www.oyaide.com/e_audio/support/support_index.htm

包装差异




导体差异



固定螺丝差异



认证标章





背面差异
真品MADE IN JAPAN

伪品MADE IN CHINA




TOP
9#

一个图都看不了
TOP
10#

原帖由 wltdd 于 2011-4-14 21:09:00 发表
一个图都看不了


晚上台湾网站都有点问题,白天看下了)
TOP
11#

原帖由 wltdd 于 2011-4-14 21:09:00 发表
一个图都看不了


晚上台湾网站都有点问题,白天看下了)
TOP
12#

楼主,白天图片也看不到。
TOP
13#

看不到图啊,着急
TOP
14#

看不到图


Switchcraft 也有这种在正极前端焊接的RCA
TOP
15#

偶现在用谷歌浏览器都可以看到图,看的到看不到图都麻烦跟下贴,谢谢。
TOP
16#

遨游看都是叉烧。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峨嵋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