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国之声的CD机 [复制链接]

1#
本坛用家应该少吧.
      
德国之声 VIBRATO CD机+RG14合并机组合---《视听前线》
日期: 2009-03-18 文章来源:《视听前线》08年4月刊
[size=+0]               初露锋芒   [size=+0]Symphonic Line(德国之声)
[size=+0]           Vibrato CD机+RG14 Edition合并式放大器组合


   看着眼前这两台冷峻得如此高贵脱俗的音响产品,我不禁从内心中升起了倾慕之情,甚至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然这十几年中见过、听过、玩过的Hi-End音 响不在少数,能够产生上述感觉的产品也非常之多,但这两年愈演愈烈的职业化频繁测试工作中,却渐渐淡忘了什么是激动、什么是感动、什么是冲动!当代理商将这两台来自德国的Symphonic Line(德国之声)Hi-End级产品送到我刊试音室时,我的激动、感动、冲动再次被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令这两款才刚拆包的机器立即就被卸下了满身盔 甲,以供我好奇的心一窥究竟。

    不知是何原因,Symphonic Line这个在海外早以扬名立万、获奖无数的Hi-End品牌为何这么晚才在中国市场开始大力推广?以至当刚接触这品牌的时候,我除了激动、感动、冲动 外,竟不能如数家珍般将他的辉煌如盘托出。但不管如何,能够同时试听他家的两款产品,能够从这两款产品开始认识Symphonic Line,我感到还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


招牌式外观工艺
    翻看原厂的产品介绍小册子,我知道了Symphonic Line是从放大器起家的,在赢得荣誉、地位及市场之后,便开始涉足音箱、CD机、LP唱盘甚至线材等等领域,从而成为一家技术全面而颇具品牌价值的 Hi-End音响品牌。Symphonic Line所有产品均在德国原厂手工生产,虽然在现今全球化世界工厂的生产潮流中不免有点落伍,产品成本难免高企,但对于音响这个和艺术多少沾了点边的行业 来看,能够保持如此纯粹的血统也是Hi-End音响品牌文化的最佳体现。


    Symphonic Line的外观设计可谓简洁至极,但要将这么简洁的设计做出高贵味道却是非常之不简单的。就如Vibrato CD机RG14 Edition合并式放大器这两款器材,CD机的面板上除了中置碟仓和显示屏的对称设计外,面板上竟然再也找不到一颗按键。整机厚重的面板和上盖均以高度 平整亮光的镀黑铬处理,而品牌LOGO和型号则以激光工艺雕刻出精美的美术手写字体,令全身上下均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冷艳高贵气质。因 此,Reference CD机除了总电源开关在背板上控制外,其余所有操作功能均由遥控器完成。


    而虽然RG14合并式放大器的面板上因使用性的考虑无可避免出现了几个旋钮,但同样高标准的工艺水平依然令人赞叹不已。虽然 如此光亮的面板、机壳需要小心、严谨、细致的操作和保养才能保持持久的纯洁(黑铬表面非常坚硬,一般情况下不易擦花),但却能令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心境, 毕竟音响是表现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总不能粗手大脚对待她吧。看罢两款机的设计,我想能够做到如此自信、高贵、严谨的品牌,非德国人莫属了。


Vibrato CD机使用性能稳定的Philips VAM1202转盘,伺服系统由Symphonic Line重新设计并自行编写程序,此举有效从源头保证了信号读取的准确性和降低时基误差的产生。机箱内能见到使用了两只体积不小的环形变压器叠放在一起, 从走线上判断上方的变压器供电给转盘、伺服系统、D/A转换数码电路、平衡输出电路等使用;而下方的变压器则专供RCA模拟放大输出电路使用,可见 Symphonic Line非常重视电源系统建设和模拟放大电路的供电质量。同时,在变压器上及转盘、机箱的多处地方都能见到一种消震材料,相信对调声非常有帮助。 Vibrato CD机的每组电路电源供电均配备了独立设计的电源滤波、稳压系统,务求确保各电路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和尽量避免相互间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时基精度。而 整机的时钟系统使用了丹麦LC Audio Technology的高级产品,令时基误差达到非常低的程度。

    
由于非常重视电源系统的设计,因此电路显得比一般产品庞大得多,机箱内电路板的编排采用上下两层的立体式结构才能容纳下所有电路。变压器前的电源板专供 RCA模拟放大电路使用,靠背板的电源板则为XLR平衡输出电路而设,D/A转换数码电路则同样拥有自己独立的电源供应线路。Vibrato CD机使用一片BB公司带HDCD滤波功能的PCM1732芯片解码,支持24Bit/96kHz的升频处理。而独立的XLR模拟放大电路使用了如 NE5534、NE5532等多片OPA运算放大IC芯片作两个单声道作低通滤波及放大输出,确保获得高信噪比的性能。

   而RCA模拟放大电路无疑是Symphonic Line 更为重视的一个重点环节,这部分电路之庞大令人惊讶,电路板面积覆盖机箱的1/3面积。该电路采用左右全对称、纯甲类放大输出,并以性能超群的星形接地技 术处理,令电路的本底噪音得到更有效控制。和德国其它Hi-End大品牌一样,Symphonic Line非常喜欢使用OPA运算放大IC芯片作低通滤波及模拟放大,或许是取其性能出色、一致性高的特点,德国人使用OPA运算放大IC芯片达到不可思议 的地步,很多昂贵的Hi-End产品无一例外使用这类芯片获得惊人音效,不得不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为特别的是,无论哪部分的电路,都能见到很多打着 Symphonic Line自家牌号的电容等元件。可见它对自己品牌的信心爆棚。

内置高质量MM/MC唱头放大
    RG14 Edition合并式放大器在Symphonic Line的产品线中属于中级产品,上有多款前后级下有功率稍小配置略少的合并机。而在功能配置方面RG14 Edition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配置了高质量MM/MC唱头放大功能,因此时下玩LP的朋友有福了,拥有一台RG14 Edition,就不用再额外耗资购置唱头放大器了。而且各位毋需怀疑这个内置唱头放大的素质,我在试听这套组合的时候同时接上了多能士的唱盘试听,测试 结果表明其唱头放大器的素质完全超越了一般市售数千元的独立唱头放大器,效果令人满意。


    和CD机一样,RG14 Edition的机箱内多处地方使用了吸震材料,包括金属的变
压器屏蔽罩、面板甚至整流桥、继电器等元。而前后级放大电路独立设计,并拥有前级输出功能, 能够外接另一部后级组成双功放搭配,满足更高素质的升级要求。和CD机的模拟放大形式类似,RG14 Edition的前级放大也使用了OPA运算放大IC芯片搭建而成,而后级功率放大电路则为左右声道对称设计,使用了打着自家品牌的大容量滤波电容及线材 等高级元件。AB类的功率放大输出级每声道由两对场效应管组成,构成输出120W的强大驱动力,因此RG14 Edition对于大部分的音箱都能够轻松应付,当然也包括这次试听搭配的ELAC249。

    RG14 Edition没有设计为平衡放大,厂方认为由于平衡式电路导致成本倍增,这个价位的产品很难制造出高质量的平衡式放大器。而且实际上如果真正将单端电路做好了,声音效果和平衡式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中频细腻丰满
    和水晶249落地音箱搭配组成了一套纯粹的德国组合,如果按以往的思维惯性,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套组合的声音必定会非常理性、直率,而缺少色彩和感情 的调和,整个音乐画面会比较单调。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在器材煲过50小时后,我陆续听了这套组合近三天时间,对它们的脾性多少也有点了解了。


    如果要我先写出这套德国Hi-End组合有什么最吸引人之处,我会先写它们那诱人的中频。有着那种细腻润泽、柔美自然的松厚质感,只要唱片的录音不太差, 我都能从中领略到感情丰富细腻、肉感饱满的人声、温暖、精致的弦乐。听DECCA出版男高音波切尼的《生命奇迹》精选专辑,很明显的嗓音有着恰到好处的水 份,胸腔的大小比例适中,演唱的从容、自信和自然令技巧和录音都变得更完美无瑕。而色士风大师KennyG、钢琴家郎朗等人分别为波切尼伴奏,他们精彩的 演出固然令音乐增色不少,同样也令音乐画面更绚丽多彩,色士风的气息流动清晰可闻却又不会碍耳;钢琴清爽通透又不乏浪漫,真叫人听出耳油来。

    听HUGO出版的黄红英《心事》,不仅能表现出黄小姐柔美清甜的声线,甚至能感受到她行腔运气时胸腔所发出的共鸣至喉音的明亮的高音区域,声音的变化始 终具有连绵的气息和均衡感,同时也不干不燥,具有适量的湿润感。能有这种令人听得舒畅的音效,自然不会是一般的所谓高级机种所能体会到的,这回 Symphonic Line两款产品联诀演出的精彩程度确实令人拍手叫绝。

音场立体感一流
    除了靓到迷死人的中频外,Symphonic Line另一叫人着迷之处是其活生感一流的音乐气氛和音场立体感。听俗称白头佬的RCA《李斯特狂想曲》,那壮阔的音场从一开首就有俘虏人心的魅力,音场 内呈现出密度极高的弦乐器质感。这段录音表现的弦乐组群奏感是出了名的丰厚饱满,音乐节奏极富张力,乐团中低音弦乐组有着恰当的丰厚感之余却不乏鲜明的线 条感,超低频的延伸舒展自然,力度阴柔而带暗劲,毫无冷热不适的压迫感。眼前的场面像真度和包围感认真迷人,整个乐团完全脱离出两只音箱向外侧、向后递次 延伸,各声部舒展自然地铺排在宽阔深远的音场中,乐器质感、低频的权威性都是Hi-End级产品应有的表现。


    再听一张EMI近期出版,由俄罗斯指挥家特米卡诺夫和圣彼得堡爱乐管弦乐团合作的《胡桃夹子组曲》,曲中紧凑的乐句丝丝分明,在凌厉的动态下层次、结像依 然清晰。无论弦乐声部还是木管、铜管,以及令人兴奋的敲击乐器,都能和谐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层层迭迭的鲜明层次及乐器间的定位距离,也能得到极佳的铺 陈。即使乐曲行进到最高潮的时候,也没有一丁点乱的感觉,依然稳健平衡。

音乐感丰富的好器材
    或许已经不需要我过多的论述,这套设计、制作都力求尽善尽美的德国Symphonic Line CD机及合并放大器,从外到内,都是精工细作的榜样;从音效到音乐感,都呈现出令人神往的高素质。关于搭配方面,我想拥有如此均衡表现的器材应当比较容易 找到理想搭配的,这次试听所用的ELAC,或者Penaudio、VIVID等音质清纯型的产品都会是理想的选择。

分享 转发
挪威音乐之旅EMC-MK4 CD机
德国MBL7008A 功放
丹拿 S3.4 LE音箱
TOP
2#

天神兄可要重点考虑?
挪威音乐之旅EMC-MK4 CD机
德国MBL7008A 功放
丹拿 S3.4 LE音箱
TOP
3#

奇怪,我几次听这CD机,都没有听它家的功放吸引的。
TOP
4#

Vibrato?
天神兄现在用的什么CD?
最后编辑无空 最后编辑于 2009-04-22 15:31:54
TOP
5#

SIM AUDIO 的EQUINOX。
最后编辑天神 最后编辑于 2009-04-23 12:20:19
TOP
6#

是Vibrato,中价/另一款是监听,定价11W多.
挪威音乐之旅EMC-MK4 CD机
德国MBL7008A 功放
丹拿 S3.4 LE音箱
TOP
7#

SIM AUDIO 的月蚀很好啊.你升级的话让给我玩一阵.哈
挪威音乐之旅EMC-MK4 CD机
德国MBL7008A 功放
丹拿 S3.4 LE音箱
TOP
8#

可惜价格太贵了
TOP
9#

哈哈,月蚀是柔和走向,不用升频和用声音是两个档次。
我也本想把Vibrato作为我的升级目标之一。
TOP
10#

他家CD分三款,Vibrato是新系列的倒数第二,老幺是Klaheit。
然后还有胆输出的定制CD机和功放。
TOP
11#

看到德国之声就流口水!
TOP
12#

原帖由 天神 于 2009-4-22 15:36:00 发表
SIM AUDIO 的月蚀。
不好意思,说错了,是EQUINOX,呵呵,所以才打算升级的。
TOP
13#

那就直接升级月蚀撒,二手才2w。
月蚀还是可以,但是一定要用升频,在屁股后面整一根单端线自己插自己。
TOP
14#

听过今天的德国之声功放,有点想上"VIBRATO"CD机了。
挪威音乐之旅EMC-MK4 CD机
德国MBL7008A 功放
丹拿 S3.4 LE音箱
TOP
15#

什么时候出中国之声,中国之宝此类品牌的器材?
TOP
16#

德国之声是乱取名字,山寨的取法。真当回事啊。
TOP
17#

Vibrato CD机使用性能稳定的Philips VAM1202转盘.  好像用这个型号转盘的cd机声音都好不到哪儿去,是吧?
TOP
18#

那时还没有山寨这句潮语。

原帖由 无空 于 2009-4-24 11:48:00 发表
德国之声是乱取名字,山寨的取法。真当回事啊。


德国之声这个名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19#

求助啊

银箱DM2/10,现用NAD372,想上老麦6900或德国之声功放,请一定帮忙,
TOP
20#

原帖由 单拿的春天 于 2009-5-4 0:23:00 发表
银箱DM2/10,现用NAD372,想上老麦6900或德国之声功放,请一定帮忙,

如果上面二选一的话我选的是"德国之声(5W)",不过就比例有点不协调.
NAD M3(2.3W)会合适好多.
挪威音乐之旅EMC-MK4 CD机
德国MBL7008A 功放
丹拿 S3.4 LE音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