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各位推荐出你所喜爱的女性钢琴家(古今中外有录音资料的) [复制链接]

1#
在我喜欢的女性钢琴家中有
Elly Ney (她演奏的贝多芬)
妮可拉耶娃(巴赫 肖斯塔科维奇 贝多芬)
Valerie Tryon (特别推荐听听她在APR出的 A Liszt Odyssey) http://www.artset.net/ValerieTryon.html
Mira Hess (贝多芬和勃拉姆斯)
Elisso Wirssaladze(贵族气息浓厚,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当今代表之一,她不是巨星,但是喜欢她和教过她的都是巨星。里赫特很喜欢的女钢琴家)
阿格里希(我不把她列出来,怕挨骂。不过喜欢她演奏的一些火爆作品。抒情的有点带骚味,听起来怪怪的。)
陈萨(请对本国的钢琴家们有信心和耐心,去细细听听,然后再比较。陈萨演奏时的真诚和自然赋予她诠释出的音乐很多魅力。她的发音和句法美极了!)
朱晓梅(现居法国,当过知青)我喜欢她演奏的斯卡拉蒂。有人批评她是老学究,学究到这个级别和境界也了不起。
王羽佳(一颗冉冉升起的新秀,目前也只能先从表演为重开始,公司生意和市场要求这样做,无奈的遗憾。希望从音乐中出得去,也回得来。)
最后编辑channelchina 最后编辑于 2009-02-01 13:50:32
分享 转发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2#

巴赫专家图雷克:
0.jpg (, 下载次数:343)

jpg(2009/2/1 13:49:08 上传)

0.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2-1 13:49:00 发表
巴赫专家图雷克:
呵呵!!我的天 竟然给她忘记了 罪过 罪过。她演奏的巴赫是神圣的,我几乎收藏了她所有出过的录音(CD)谢谢LZ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4#

见我头像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5#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9-2-1 14:00:00 发表
见我头像
这让我想起了内田光子 一位我非常喜欢的100%日本人和100%德国味的优秀钢琴家。你推荐的这位女钢琴家我没有听过,很想听听,在那里可以买到。我看到喜欢她的人还真不少。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6#

我的首选  CLARA HASKIL !!!

  

最后编辑Heifetz1 最后编辑于 2009-02-01 14:22:32
Der Zeit Ihre Kunst , Der Kunst Ihre Freiheit.
The art for the time , the freedom for the art.

TOP
7#

原帖由 Heifetz1 于 2009-2-1 14:18:00 发表
我的首选  CLARA HASKIL !!!

  

哈哈哈 都是我喜欢的 怎么就没想起呢。连Haskil都忘记了,还算喜欢女性钢琴家吗?又是罪过罪过。继续帮我回忆我遗漏了的优秀女性钢琴家。谢谢海飞茨洗发香波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8#

《平均律钢琴曲》"一首首谈"序言---兰多夫斯卡
有关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的参考书目不胜枚举, 但是大多数作者都是以一般的分析、以研究赋格曲的结构为主。

  自从巴赫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广为音乐界所知到现在,它引起了一阵阵狂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引起了人们的赞叹,甚至唤醒了人们对"四十八首"之前存在的浪漫主义的敬意。

  两位最著名的巴赫传记作者福克尔【译注1】和施皮塔【译注2】都认为,《平均律钢琴曲》是巴赫为古钢琴创作的乐曲。古钢琴是一件声音很小、但音色甜美的小型键盘乐器,其音色在单调之中富于变化,充满了美感和诗意。所有人都被它那既有活力又温柔的声音所迷倒。
 
  《平均律钢琴曲》是一部充满了丰富色彩、不可替代、不可改变的作品。这"四十八首"作品的音响具有十分丰富的色彩,特别是赋格曲的和弦───巴赫怎么能够让如此丰富的音响在有局限的古钢琴上出现?其声区变换多样,音响强如高歌,弱似柔语,音色如行云流水。双排琴键上变化的响度时而深沉如金石、时而亮丽如鸣禽,最令人赞叹的是其"琶音"使得羽管键琴当真成为一件大家什。

  显然这些前奏曲和赋格曲并不是为那有局限性的古钢琴所作,因为羽管键琴的结构更适于作品的音响表现,它的音域广、轻快,使我们更加自由地往来于凝重的结构中间,如乐段的转移、流动、集中、分开、以及相会,都可以是那么自由自在。

  自我当初喜欢音乐到开始从事音乐活动,我就埋头专注学习《平均律钢琴曲》。在这些旋律当中,我不能一门心思只想到我的研究,因为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尽最大的可能表现巴赫的创作意图。

  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也是对位法研究的经典教材。普通人无法走进那纯粹的音响世界,也无法走进那纯粹的旋律世界。作为最高级的艺术形式之一,赋格曲只出现在那些知道怎样去欣赏的音乐家面前,出现在那些能够将某一乐句甄选出来并与其它乐句区分开来的音乐家面前,尤其是在这某一乐句并不是该乐段主题的情况下。主题是可以根据其旋律的特点、节奏的轮廓、以及它的反复出现而辨清,甚至可以让那些没有经验的人辨清。在这一点上,我敢肯定,那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和那些专家的感受并没有什么差异。什么诗意、气氛、表现的张力、前奏曲的美妙、赋格的吸引力,对我们产生冲击和刺激等等。我们不要害怕赋格曲当中对位手法的高深,也不要被有着神父一样假发的巴赫的严厉外表所威慑。让我们和他在一起, 去感受爱, 从每一句流动的旋律之中去感受那高贵与善良, 去感受那股感染着我们、约束着我们的温情。

  很自然,对位手法就是巴赫的语言。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点,因为它将消除某些误解。这种"一个音符对应一个音符"的非常自然的语言,是巴赫唱着对上帝之爱,唱着其纯真之爱。因而当我们面对这些博学的赋格曲可以为诗、可以为神奇、可以为不朽时,并不感到奇怪。
能够切断我们与赋格曲之间情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只重视其技巧和结构而忽略了它所含有的情感内容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们看到业余爱好者,甚至是"发烧友",在寻找主题、对题、插句、以及"密接和应"时出错。赋格曲充分运用了这些手段。但是人们容易忽略的是这些手段都需要一双富有灵气的手来表现,而这每一种手段都是演奏者施放灵感的一个缘由。

  以上所谈也是让听众的欣赏力和口味受到局限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使人们无法跟随作品诠释者或者按照编配者安排的那样依次进入赋格曲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等主题,如同坠入雾中。假如这个主题曾经出现,那么它还能够以对题或者对位旋律继续存在吗?这些主题难道不会改变吗?而且更主要的是巴赫的主题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作品中,而可以说是自作品诞生之时"与生俱来"。实际上,和弦的冲突是由于它与其它的声音相融合、撞击。我们不能只想到主题,我们应该跟随全部的音响,听它们如何歌唱、听它们如何感伤、听它们如何欢乐。

  那么同一音调的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创作意图是否出于一辙,或者它们各自独立成章?巴赫的传记作者同样也深陷此中,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诚然,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即使能够证明这些作品是他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分别独立创作,但是很明显巴赫是有意以巧妙的关联关系选择和搭配,要想从字面的想象来推测亦是枉然。
 
  若要将对位手法表现得富有生机,首要的是羽管键琴的触键与乐句的表现。人们普遍认为,这也是人们犯的最普遍的一个错误,以为如果没有音栓的帮助,单独弹奏羽管键琴不可能让音响有所变化。

  其实,"legato" 就是以全力演奏的"sine qua non"。尚博尼埃【注3】和库普兰【注4】这两位同时代的人都是如此提议,而这两人都是演奏羽管键琴的顶尖高手。这里的"legato"是要让音乐的音响连接在一起,从而使一个长长的乐句不至于中间出现"裂缝"。技巧娴熟的羽管键琴演奏家处理这种"legato",要象画家运用丰富的色彩一样,在琴键上"敲击"出优美而多变的音响。"Staccatoloure, portamento, martellato, espressiove", 重与轻,有活力,象低语,似咆哮───所有这些状态都要从他那双专业的手下流溢而出,他的十根手指缘此而生"无穷动",而做到如此,只要求他能够驾御于艺术美加技术美之上。

  我在有些地方的速度处理或许让人奇怪。但这是长期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是对照、比较其它风格相近的巴赫的器乐曲和声乐作品,以及那些曾经为巴赫所知并对其产生影响的作曲家的作品。最为重要的是事实上,一首前奏曲或者一首赋格曲基本都可以看作是一首舞曲,即使说在这样一首作品的开始处并没有如此标注。对于熟悉那个时代的器乐舞曲的人来说,很容易确定"速度",这对作品的诠释有很大的帮助。如《第一集》当中"升C小调前奏曲"是一种"法国舞曲速度(courante a la francaise )",《第一集》中"F大调赋格"和《第二集》中"b小调赋格"相近于法国"巴斯比埃"(passepied)舞曲。《第一集》中"G大调赋格"和"a小调前奏曲"也酷似圆舞曲。这些舞曲都有一个特点,它们所需要的装饰音及和弦都留给演奏者一些充分表现的空间。

  我们不知道是否巴赫原本就是如此希望前奏曲和赋格曲严格依照其固定次序演奏。这套前奏曲与赋格的全本录音就是依照巴赫的编排录制,因为这样可以清楚地再现作曲家的基本想法,按照原谱上的标题:"前奏曲与赋格包括了所有的全音和半音,都可以认做为是大调tertia和小调tertia"。第一首赋格,可以说是C大调音色之颠峰之作,接下来的每一首前奏曲和赋格都能够让人觉到这种感觉深深的植入每一个音调之中,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都以同样的气质展示着一种荣耀。就像我们看见音调依次排队行进,威严而壮丽--当然对于巴赫自己来讲可能会觉得是陌生的。

                                   (万达.兰多夫斯卡著,曾伟译)


  【译注1】约翰.尼古拉.福克尔(Johann Nicilaus Jorkel, 1749-1818),德国管风琴家、作家、作曲家。写有数部音乐理论著名,其代表作是为巴赫写了一部最早问世的传记(1802年莱比锡)。
  【译注2】尤利乌斯.奥古斯汀.菲利普.施皮塔(Julius August Philipp Spitta, 1841-1894),德国音乐学者、著作家。著有《巴赫一生》两卷(1873、1880,英译本1884-85年面世)。
  【注3】雅克.尚皮翁.德.尚博尼埃(Jacques Champion De Chambonnieres, 1602-1672),法国作曲家、羽管键琴家。被奉为法国羽管键琴乐派鼻祖。
    【注4】路易.库普兰(Louis Couperin,1668-1733),法国作曲家、羽管键琴家、管风琴家。系库普兰家族中最优秀的一员,又被称为"大库普兰"。

0.jpg (, 下载次数:287)

jpg(2009/2/1 14:28:24 上传)

0.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陈萨 不错 的 实在 有希望
多说无益
不辩自明
TOP
10#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2-1 14:28:00 发表
《平均律钢琴曲》"一首首谈"序言---兰多夫斯卡
有关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的参考书目不胜枚举, 但是大多数作者都是以一般的分析、以研究赋格曲的结构为主。

  自从巴赫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广为音乐界所知到现在,它引起了一阵阵狂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引起了人们的赞叹,甚至唤醒了人们对"四十八首"之前存在的浪漫主义的敬意。

  两
谢谢 好资料。兰多夫斯卡我也喜欢,就是那羽管键琴,我听旧了会睡着。细听她演奏巴赫的作品时的分句,声部展示等很有趣?她有钢琴录音吗?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11#

原帖由 channelchina 于 2009-2-1 14:24:00 发表
原帖由 Heifetz1 于 2009-2-1 14:18:00 发表
我的首选  CLARA HASKIL !!!

  

哈哈哈 都是我喜欢的 怎么就没想起呢。连Haskil都忘记了,还算喜欢女性钢琴家吗?又是罪过罪过。继续帮我回忆我遗漏了的优秀女性钢琴家。谢谢海飞茨洗发香波


lz 可能只想年轻的。。。。呵呵


。。。。。。。。。。。。。。。


Maria Joao Pires !


Der Zeit Ihre Kunst , Der Kunst Ihre Freiheit.
The art for the time , the freedom for the art.

TOP
12#

应该都是羽管键琴,与钢琴不同的。呵呵。巴罗克时期,主要有三类键盘乐器、即:管风琴(organ )、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以及克拉维科德(clavlchord)。现在,人们又把后两种统称为古钢琴。兰多夫斯卡用的是古钢琴,就是harpsichord。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原帖由 Heifetz1 于 2009-2-1 14:42:00 发表
原帖由 channelchina 于 2009-2-1 14:2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eifetz1 于 2009-2-1 14:18:00 发表
我的首选  CLARA HASKIL !!!

  

哈哈哈 都是我喜欢的 怎么就没想起呢。连Haskil都忘记了,还
牛年你就牛一把吧!看来你还是个摄影师 把你的摄影作品也拿来晒晒吧。不要留着一个人自慰,哈哈。这位葡萄牙女钢琴家我喜欢她演奏的舒伯特和与王建,杜梅的室内乐(勃拉姆斯)。对了,还应该加上 西班牙钢琴家拉罗查,她演奏的西班牙作曲家作品和莫扎特都很棒。请继续帮助我回忆 哈哈哈。
最后编辑channelchina 最后编辑于 2009-02-01 15:57:15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14#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2-1 14:28:00 发表
《平均律钢琴曲》"一首首谈"序言---兰多夫斯卡
有关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的参考书目不胜枚举, 但是大多数作者都是以一般的分析、以研究赋格曲的结构为主。

  自从巴赫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广为音乐界所知到现在,它引起了一阵阵狂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引起了人们的赞叹,甚至唤醒了人们对"四十八首"之前存在的浪漫主义的敬意。

  两

译注四张冠李戴了。
TOP
15#

最近收了一张hess独奏,瓦尔特指挥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现场录音。原为私人录音,但可算是我听过的音效最好的私人录音,绝不输给同时代优秀的单声道商业录音。压片是原Remington唱片公司那帮人干的。

至于演绎,不是绝对出色的话,我不会跟这贴的。
TOP
16#

原帖由 Heifetz1 于 2009-2-1 14:42:00 发表
原帖由 channelchina 于 2009-2-1 14:2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eifetz1 于 2009-2-1 14:18:00 发表
我的首选  CLARA HASKIL !!!

  

哈哈哈 都是我喜欢的 怎么就没想起呢。连Haskil都忘记了,还
这张照片上看上去 长得很像我姑妈,真的!呵呵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17#

原帖由 channelchina 于 2009-2-1 14:3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2-1 14:28:00 发表
《平均律钢琴曲》"一首首谈"序言---兰多夫斯卡
有关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的参考书目不胜枚举, 但是大多数作者都是以一般的分析、以研究赋格曲的结构为主。

  自从巴赫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广为音乐界所知到现在,它引起了一阵阵狂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引起

她有钢琴录音,她的莫扎特钢协弹得棒极了!
TOP
18#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9-2-1 14: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2-1 14:28:00 发表
《平均律钢琴曲》"一首首谈"序言---兰多夫斯卡
有关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的参考书目不胜枚举, 但是大多数作者都是以一般的分析、以研究赋格曲的结构为主。

  自从巴赫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广为音乐界所知到现在,它引起了一阵阵狂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引起
桂猪兄,是哪个库普兰,是不是弗朗索瓦·库普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原帖由 qsyd 于 2009-2-1 14:48:00 发表
最近收了一张hess独奏,瓦尔特指挥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现场录音。原为私人录音,但可算是我听过的音效最好的私人录音,绝不输给同时代优秀的单声道商业录音。压片是原Remington唱片公司那帮人干的。

至于演绎,不是绝对出色的话,我不会跟这贴的。

这个录音我已上传至“布鲁诺·瓦尔特吧”里,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试听。
TOP
20#

兰姥姥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也是佳酿!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9-2-1 14:53:00 发表
她有钢琴录音,她的莫扎特钢协弹得棒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