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复制链接]

1#
陳弘志 有趣的台灣音響界
在台灣待久了,發現這個擠了二千多萬人口的小島有著許多有趣奇的現象。說是世紀末的特色也好,,甚至說是台灣人的本質也好。總之,這些現象是存在的。在台灣,我們有撕票不眨眼的綁票犯、有動輒出人命的海陸空三軍、有只作秀不做事的政客、有把飼料當奶粉賣的奸商、也有把口蹄疫病死豬私下流入市面的養豬戶…音響界又怎麼可能獨善其身呢?以下,我將從代理、經銷、媒體、顧客四方面,來探討一些我所觀察到的台灣音響界有趣的現象。
1.代理:
     作為一個優良的代理商,需要些什麼條件呢?首先,理商必須要慎選品牌,確保商品的聲音、品質、耐用度等都在平均水準之上,才好引進國內。其次,代理商必須要有足夠的財力,才能儲備足夠的貨物、零件、與高級維修服務人才,以備顧客之需。此外,代理商還必須要懂得如何建立品牌形象,使得購買的顧客能夠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當然,一般商業界的誠信、永續經營等要件,也是良好代理商所必須的。如果拿這些標準來檢驗國內理商,有幾家會合格呢?這方面讀者心中自有公論,用不著我多費唇舌。不過,我倒是聽過一些傳聞,讓我對國內某些代理商的行俓不得不搖頭:有這麼一個代理商,進了一對頂級旗艦喇叭之後,將之周遊列國,供各方英雄傑媒體品評,然後以全新品的名義賣掉(代理商自備原廠膠布)—贊曰:這似乎不怎麼誠實。

   有代理商,手上頗有一些優良品牌,也賣了不少天價旗艦產品,但是旗下幾乎沒有維修人員,也沒庫存零件。遇有故障,就交給江湖中的高手維修,否則就待料—贊曰:經營手法聰明,但是與水貨何異?

   有代理商,開箱就有瑕疵的新品,只負責維修、不願意更換。理由是,保證條款裡沒有換新品的條文,而且汔車有瑕疵也沒有人在換—贊曰:旗魚米粉湯吃到一半有蟲都可以換一碗了,為什麼音響就不行?

   當然,台灣音響界也不乏如麥登、承奇、上瑞(抱,欺我相熟的代理不多,沒有提到的優良代理請勿找我)等服務良好的老牌代理商。只可惜信譽這種東西破壞容易建立難。有時候,一二個代理的獨立行為就可以毀掉整個音響界。可不慎乎。

2.經銷:

   一個好經銷商要有些什麼能力呢?除了為顧客提供專業建議的能力之外,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調出聲的能力—包括在自己店裡調出好聲與在客人家中調出好聲二種能力。至於其他一般零售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當然也是必要的。

   為什麼我會強調經銷商要有調出好聲的能力呢?想想看,如果一個經銷商連自己店面裡的聲音都弄不好,他拿什麼來判斷是否要進某一器材販賣?又憑什麼來建議您該買什麼東西好聲?不要告訴我經銷商店面東西多,客人試聽的東西又雜,所以很難弄出好聲。這是藉口。同樣凌亂的環境,就是有人總是能調出好聲。同樣是臨時接好的系統,多注意一些基本的細節,就是可以提升整體的效果。所以,如果您在經銷商那裡沒有聽到美好的聲音,請不要猶豫,換一家經銷商就對了(這裡有個例外:300B等直熱三極管擴大機對電源極度敏感,確實很難在店面裡得到好聲,除非斥巨資整理電源。放眼當今台灣,除了一些財力超強的音響前輩之外,即使評論也免不了要為這個問題頭痛。因此,我們也不好苛求經銷商甚至製造商)。這裡也有一些關於經銷商的傳聞,提出來希望相關業者有則改之無則免之。

   某經銷商,帶著新真空管前級到顧客家中試聽,結果大獲全勝。顧客很高興,就訂購了新前級,結果送貨之後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原來,經銷商在試聽的時候,換過了私人珍藏的古董真空管—贊曰:既然擴大機換管之後有此實力,何妨在交易時連真空管一併出售?

   某經銷商,在顧客家中用一七八萬元定價之前級擊敗了另一部定價十餘萬元的前級。由於顧客對音響不熟,經銷商遂以定價二倍之價格售出了讓前級—贊曰:誠信!誠信!日久公道自在人心。

   有一經銷商,在顧客欲試聽某一擴大機搭配CELESTION喇叭之時,答以本店無此喇叭,不過ELAC喇叭聲音近似,可以瓜代。顧客信其言,聽後滿意,便付錢定—贊曰:如果CELESTION與ELAC聲可以近似,我們何必需要經銷商提供專業建議。

   有某經銷商,顧試聽時喜用切換器示範。但在切換器後,以品質較佳之訊號線喇叭線連接利潤較高之器材,以使顧客在聆聽時得到聲音較好之錯覺。又有某經銷商,在示範小喇叭時例開超低音,以增加低頻效果。如遇顧客要求切換其他喇叭試聽,則於切換時私下關掉超低音,以凸顯喇叭之效果—贊曰:如此經銷商,也難怪顧客只懂殺價,不問品質。

   當然,服務也是要有合理的利潤來支持的,就像誠品書局的書價永遠不會與光華商場一樣。您不能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如果顧客們一直只重視價格的話,台灣當然也只會利下如菜市場一樣的音響經銷店。

3.媒體:

   媒體在音響界的任務其實很單純,就是「告知」與「評論」而已。什麼是「告知」呢?例如新產品報導、廠牌介紹、設計師訪問等等,都只是將既有事實轉述給讀者而已,相當單純。至於「評論」,大家平常也都看得很多,我就毋庸浪費篇幅說明。

   既然任務單純,理論上,音響媒體應該是比較玩不出什麼花樣囉。錯啦!就如同所有的報章雜誌一樣,音響媒體可以玩的花樣也是很多。且讓我逐一說明。

   在「告知」這方面,媒體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選擇性的告知」。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因為任何媒體的篇幅都有限,不可能將所有音響界發生的事情完全報導,所以編輯部自然得作些篩選工作。這在全世界、任何一種大眾傳播媒體裡都是相同的。

   理論上,編輯們應該利用專業知識,審慎地選擇所有手上的新聞,然後再根據其重要程度,來決定是否刊登。但是,現實中,編輯個人的喜好、廣告客戶的壓力、代理商經銷商與媒體之間的交情…等,都會影響到原本應該專業的決定。舉例來說,芋喇叭品牌與芋擴大機品牌同時推出新產品,但是因為前者的代理商與媒體交情較好 (或者廣告量較多),媒體就將篇幅給了喇叭而不給擴大機。有的時候,甚至可能只是因為某代理商招待了芋媒體記者編輯一頓大餐,該代理商所代理的產品便能在該媒體上亮相(據我一位曾在報社民生版跑化妝新聞的朋友表示,她免費的樣品真是多到用不完,全是代理商為了攏絡記者送的,以便能多在報紙上曝光)。而某些平日特別龜毛的代理商,很可能就會遭到封殺的命運(換個方式來說,編輯部少作少錯)。這是國內外音響雜報紙音響版都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比較特別的例子是,某國外廠牌推出了新產品,但國內代理商尚未引進,所以與該代理商有交情的媒體便在化理商未交代的情況下自動壓下此新聞不發,到代理商舊貨售罄,新貨進口為止。當然,媒體會告訴您,國外出新產是國外的事,國內反正買不到,所以報導也沒有意義,而且江湖中自會有消息流通的管道,毋庸媒體枉作小人。平心而論,這詁倒也不沒有道理,只是不免在新聞倫理上會有所爭議。

         至於「評論」的部份,除了「選擇」的橏力之外,媒體用什麼方式來寫評論也是重點之一。

   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比較」。

   我們都知道,任何東西如果沒有比較,就失去了評論的意義。舉例來說,如果全世界只有旗魚米粉一種食物,也只有一家餐廳供應,那就無所謂好不好吃的問題,因為您沒得選擇,也無從比較。一定要有第二種食物,或者第二家旗魚米粉餐廳出現,您才能說,這家的旗魚米粉如何如何。而食物種類愈多,您比較的基礎也就愈廣泛,也才會有真正的取捨問題。

   音響媒體在處理評論的時候,常用的一種手法就是不比較。也就說,整篇文章之中只講這部器材聲音如何如何,但是完全不作比較。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呢?當然是不必擔心得罪人,以免斷了媒體的廣告或者評論員日後買器材的折扣。壞處呢?這種評論的如隔靴搔癢,對有心購買的人沒有太大幫助。如果您是只看評論不相信自己耳朵的讀者,就可能出狀況啦。有的時候,媒體的評論雖然比較,但都不是與同價位的東西比。例如評十萬元的喇叭,媒體告訴您這喇叭比三萬多的 proac&nbsptablette&nbsp50低音多,但是輸給四五十萬的watt/puppy&nbspv—這二件都是正常的事,講了等於白講。為什麼媒體要這麼寫呢?
   有時候確實是手邊只有這些不搭調的器材可供比較,有的時候則是罪代理商。當然,以顧客的立場而言,這就像買new&nbspsentra朋友告訴您這車比corsa大但是比camry小一樣,是毫無意義的。國內的音響媒體比起英、美、日、港、星等地的音響媒體究表現如何呢?由於我曾經身為媒體的一份子,基於利益迴避原則,我不適合發表意見。就留給讀者們自行評斷吧。

4.顧客:
   有人說,顧客永遠是對的。我原則同意這句話。不過,我也要補充,有什麼樣的顧客,就會有什麼樣的代理、經銷、以及媒體。前面我討論了許多代理、經銷與媒體的問題,這是雞生蛋的循環。現在,我也要談談蛋生雞的循環。
   如果顧客們只貪圖小便宜,不支持公司貨而購買水貨,那麼,負責任、重視服務品質的代理商只愈來愈少。剩下的,多是什麼有賺就進什麼的投機商人。如果顧客們只貪圖小便宜,在服務好的店家詢問試聽之後,轉到價格的店家購買。那麼真正具有專業知識、懂得怎麼搭配、怎麼調出好聲的經銷商只會愈來愈少。也難怪經銷商會玩小把戲爭取利潤。而如果顧客們只貪圖小便宜,媒體都只在書店翻翻或者向朋友借閱,不願意花個二杯咖啡的錢購買的話,那麼媒體只會愈來愈依賴廣告收入,當然也就愈來愈無法獨立客觀地作評論或者報導。顧客們也就只能自己顧自己,無法得到有用的資訊。

   顧客的個性,會相當程度決定整個市場的最終走向。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新一代年輕消費層的崛起,怎麼會有統一超級商店的普及?又怎麼會有明亮舒商標價清楚的購物環境?如果沒有勤勞比價殺價的學生群,又怎麼會出現類似中華路與光華商場小花招層出不窮的那種購物環境?同樣的,如果沒有願意為服務付費的顧客, 怎麼會有服務優良的音響代理商與經銷商?這是蛋生雞的問題。

   我心目中理想的台灣音響界,是代理商負責認真服務快速良好,經銷商知識豐富店面的品味,媒體公正客觀篇幅豐富,而顧客們則既能理性溝通而付款又爽快。台灣音響界的許多有趣現象也許短期之內不容易消失,但是只要音響界中的每一份子都能加倍努力,善盡本身應有的職責,相信在二十一世紀之前,台灣音響界要成為世界稱羨的音響天堂是不難的。

已故彭康德先生的文章,HI-END 音響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你問台灣的音響業者,HI-END音響是什麼?十之八九,很可能獲得的答案是:(量少價高)。(手工打造)。(藝術化造型)。(經得起時間考驗)  的才是。這是時下社會到處彌漫的一股不正確訊息,導致台灣的音響市場走到兩極化;天價音響與一般音響,中間一段最重要的卻不見了。這些說詞,沒有一句正確的。遺憾的是,似乎沒有衛道人士或媒體願意挺身而出,糾正這個錯誤的觀念.

  如果主張&nbspHI-END 音響確實應該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我建議你趕快到苗栗三義開一家喇叭製造廠。專門找百年以上樹齡的樹頭,請木雕師傅精心掏空一個空間來安裝喇叭單體。這種款式的喇叭。絕對符合(量少價高)。(手工打造)。(藝術化造型)。(經得起時間考驗)。百年的賣百萬,三百年的賣三百萬,五百年的賣五百萬……..想量多的還真困難,那裡去找那麼多老樹頭?絕對是手工打造,想用機器生產都有困難。至於藝術化造型,更是沒問題。經得起考驗更是易如反掌,樹頭經過防腐處理,保證千年不壞。  怎樣? 好主意吧!

   其實HI-END音響到底是什麼?答案卻是很簡單的一句,就是聲音好的分離式音響單獨組件都屬之,與價錢.量少.打造。造型。考驗等……..根本扯不上關係.那為什麼有這些說詞呢?說穿了就是:商業的包裝。自抬身價。迎合富人的消費心理。容易銷售等等而已。

  (聲音好的分離是音響單獨組件),這必須進一部的來解釋。六0年代立體聲問世,事實上就逼使音響走分離式的路,因為喇叭要左右分離擺放。當時的分離式一廠牌的;唱盤,收音擴大機,喇叭都是一個廠牌.一路發展下來,就引發許多業餘電子愛好者或專家的相繼投入,嘗試DIY裝配喇叭,改善唱盤等等。這開始業餘而後成為專業的,就是HI-END音響的雛形,許多知名廠商就是這樣起家的。這些廠家的共同特色是,只專精於一項產品(可能有幾種款式)的研發與生產。聲音好是最高的要求,其他的次之。成名後才跨越產品項目,但非常少一把抓什麼都放。例如,專精於喇叭的 很少跨越到擴大機的生產;做唱盤的也不會去搞喇叭等等…..在專精之下,就突顯出音質比一把抓的名牌大廠好。這也是HI-END音響廠商生存之道,因為彼此的市場層次就不會重疊了。這裡要提醒的是,不是凡分離式就表示聲音好,當然現在一廠牌的大廠也有投入HI-END音響的生產。國外習慣將一廠牌的大廠所生產的HI-END音響,稱之為Mi- Fi&nbspBrand&nbspHi-End&nbspProduct。這也表示把一廠牌的大廠所生產的一廠牌分離式音響組合,歸類到mi-fi的層次。而隨身聽;手提音響等就歸類到Low-Fi。 Hi-End廠商並沒有把自己歸類到Hi-Fi,因為這個字就是普通指的是音響。假如我的記憶沒有錯,八0年代還沒有Hi-End音響的這個名詞。〔官方〕使用的是Specialist&nbspAudio,來區隔一般音響與專業(Professional)音響。據說Hi-End&nbspAudio是美國(絕對音響)地下雜誌(The& nbspAbsolute&nbspSound)的總主筆(也是老闆)哈利.皮爾頌先生Harry&nbspPearson所取,還擁有此名稱的版權或商標權。取的真好,Hi到盡頭了。可是中文真難翻譯啊!說頂及不恰當,高級嘛!本來就高級。我曾一度主張稱之精緻音響,也不合適。 因為習慣上品味精緻是要用看的,而音響卻是用來聽的。希望有心人能譯出一個貼切的中文名稱。看樣子目前只好用英文,或稱之為(好聲音響)了。

  在國外經常看到Affordable&nbspHi-End這個名詞,意思就是我們賣的。生產的是大眾都能(買的起)的Hi-End音響,不是天價專門給富人的,所標榜的每一分錢,都是用在使聲音更好上面。所以,這類產品的外表共同特色(土土的)。(粗粗的)。(不起眼);行家看到外觀就知道是好東西,必須要用心去聽,不是(眼聽)的。事實上,這類產品,以消費人口計,是西方Hi-End音響市場的主流。 能賣的是看(口碑),靠銷售人員的賞識與熱情的投入。不靠廣告,不靠媒體的炒作。但是在台灣很可惜與遺憾的這種專門A天價音響的卻很不入流,很少有經銷商願意販賣,不能怪經銷商,因為社會歪風與不正常消費心理,賣這類(買得起)的Affordable&nbspHi-End音響會累死,血本無歸是意料的事。除非台灣的Hi-End音響消費心理。來一次大地震,否則我看是難重整了。追求好聲音音響(A.&nbspHi-End)的,目前可能只好自力救濟。也許該成立 Affordable&nbspHi-End音響俱樂部,廣招愛好者合購自己進口了。

  Hi-End 音響的定義,現在已經很清楚了;就是內在的(好聲),不是外表的(好看)。好聲是什麼?不是好聽而已,而是高度傳真;音響器材產生的聲音,更接近現場沒有經過麥克風。擴大機。喇叭等擴音的(活)音樂。

  很多人認為Hi-End音響是高科技的產物,其實這個認知是不正確的。高科技能將設計好已經定案的(原形機),有效率複製成畫一的成品;即成品的第一件與最後一件,每件的性能都是一樣。但科技卻不是Hi-End音響的創作源泉;無論科技如何進展,永遠無法設計出有(靈性)的Hi-End音響,沒有靈性的Hi -End音響,只有匠氣而沒有藝術氣質。

   設計者要有(音樂靈氣),才能設計出有靈性的音響,音樂靈氣要如何形成?就是要有音樂素養。音樂的熱愛。活音樂(現場)的體驗累積,還要不中斷的培養與吸收(充電)才行。有了這些本質,才能有功力設計調理出,能表現接近現場音色的音響。因此,很多Hi-End音響的設計,往往要費時一年半載或更久,不斷的更改到設計者滿意時,才移到生產線作業。

  拜科技進步之賜,時下有不少的電腦輔助設計工具,設計者在電腦虛凝環境下,不到一天就能設計出,測試規格數據很好的音響。這樣產生的音響,與沒有靈氣的Hi-End音響沒有什麼兩樣;對有音樂靈氣的消費者而言,是絲毫無法獲得聆聽時能與作曲者共鳴的境界。

  我們都知道,音樂會有水準高低之分;演藝的音樂家技藝功力高低,帶給聽眾的音樂感受或共鳴程度是不同的。&nbspHi-End 音響的音質表現好壞,就如同演藝者的技藝高低。 音質表現就如同現場的,有心的聆聽者就能獲得的更多細節,才會滿足於錄製音樂的再生環境。

  所以,有高科技為後盾,就能製造出Hi-End音響之說,那要看該音響是否具有靈氣。 沒有靈氣的音響, 只不過是沒有靈魂的美女 –&nbspA&nbspBeauty&nbspwithout&nbspSoul。

  然而,有了靈氣,由於Hi-End音響往往是(單身漢)的緣故,所以彼此間的搭配性質就成為整套音響非常重要的環節。 否則有靈氣配上沒有靈氣,不但靈氣大傷,還可能該件音響的靈氣就消失了。 誰來當(媒婆) 把有靈氣的音響適切的搭配起來,推薦給消費者呢? 當然就是&nbspHi-End 音響的經銷商了,而且是要有音樂靈氣的經銷商才行, 否則怎能整套音響都靈氣起來呢?台灣有音樂靈氣的Hi-End音響經銷商嗎? 有,但屬於(稀有動物)。  西方的也是稀有動物嗎? 不是,是必須具有音響靈氣,才能生存於此業界。

  台灣要學Hi-End 音響的地方還很多很多;硬體是引進了,但是HI-End音響的正確文化卻沒有帶進來。 如果照現在一直下去不改,台灣Hi-End音響市場還有光明與有希望的明天嗎?
分享 转发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2#

回复: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好文章!
TOP
3#

回复: 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喜欢这段:

           很多人认为Hi-End音响是高科技的产物,其实这个认知是不正确的。高科技能将设计好已经定案的(原形机),有效率复制成画一的成品;即成品的第一件与最后一件,每件的性能都是一样。但科技却不是Hi-End音响的创作源泉;无论科技如何进展,永远无法设计出有(灵性)的Hi-End音响,没有灵性的Hi -End音响,只有匠气而没有艺术气质。
   设计者要有(音乐灵气),才能设计出有灵性的音响,音乐灵气要如何形成?就是要有音乐素养。音乐的热爱。活音乐(现场)的体验累积,还要不中断的培养与吸收(充电)才行。有了这些本质,才能有功力设计调理出,能表现接近现场音色的音响。因此,很多Hi-End音响的设计,往往要费时一年半载或更久,不断的更改到设计者满意时,才移到生产线作业。
TOP
4#

回复: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精益求精
TOP
5#

回复: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在玩HI-FI方面,欧美是老师傅,台港是小师傅,中国大陆就是跟屁虫!!!
TOP
6#

回复: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之所以转贴这两篇文章,是因为现在读来另有新的感受,其实早几年的音响论坛杂志已经有这两篇文章,但当时读和现在在网上重新发现读下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很值得大家探讨。
我认为很多人都过于看重器材里面的用料,而忽视了设计者的用心,音乐素养,对乐器的了解,对音乐的理解,任何机器都要求先打开看看里面先,而不是以声音,以感染力作为标准。
试问乐器是什么高科技材料做成的?以用什么高科技去做呢?那么以还原乐器表现的音响器材又需要什么高科技去做呢?用什么物料去做呢?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7#

回复: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蛮有意思的好文!!!

现在却少人顶,怪!!!

我顶!!!
TOP
8#

回复: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收费合理=affordable.

老外也不是个个买得起天价器材的!!!
TOP
9#

回复:转两篇宝岛的旧文章,大家看看多点思考

获益非浅
TOP
10#

回复 1F kkhuang 的帖子

好文章,

该文章估计会惹恼一大片人,呵呵。

之所以此好帖阅历浅薄(指点击率和跟帖数),就因为:

现在人群中骚包忒多了去了,贱得是满世界发飙似显骚之类还是占比过大,再有一些心地善良的音响爱好者被JS玩得是王八不似乌龟不象的,能剩下几个读罢此文尚有激情回复跟帖之你我他呢?

悲哀呀,无奈呀,欣慰哉-----------
最后编辑品紫砂壶 最后编辑于 2008-07-19 09:36:0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