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老克勒玩"波"又玩"P" [复制链接]

21#

LEISURE 在 2007-2-27 13:03:35 发表的内容

就是我说的结构,两个弹波一上一下让音圈保持很精确的大幅度垂直活塞运动.(很过瘾).使音盆也能大幅运动而不擦音圈.低频能做得比较好.
但也带来很多缺点,祥细就让专家评论吧,至少他不适合全频单元,也不能成为主流,大功率超低音比较常用.

这款低音没有悬边,何灏东说这样的结构若不是定心支片质量够好,否则是好中音,不是好低音。因为音圈太长,冲程受束缚,


音圈长和冲程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从人的生理结构就可充份证明这点,但太长的音圈影响的却是中频,(很多人不会相信)。
没有弹波的单元中频会更好,这已有很多实验证明。
世界名牌做个另类产品来显示他们的技术实力,我不懂多少没资格评论,只是在坛子上乱说说,但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厂家仿造他了,就说明他的技术是正确的,成功的。老浦东很会淘浆糊吧,哈哈。
TOP
22#

空目断远兄过奖了,搞笑而已。
没天神兄的好茶,我这个烂茶是越喝越晕,哈哈,吹了再说。
反正两位老克勒咕归咕(咕在上海话里是嘀嘀咕咕发牢骚的意思,怎么样,上海人的语言够精练吧),事情还是要做,就开始玩盆了。
其实这音盆就和男人的老婆一样,大盆是没什么好玩的,都玩得熟透了,什么花样都全知道。我一个澳门的朋友最搞笑,我们去澳门玩,当然是胡天胡地,他就要回家陪老婆,第二天早上喝茶时随便问他:昨晚怎么样。他两眼一瞪:还能怎么样,搬面粉袋啦。瞧,把大老婆当什么了。
小音盆就不同了,大家都知之甚少。很多喇叭上的小音盆只是个摆设,而且这小音盆的脾气就和小老婆一样------喜欢搅事。不信?呵呵,真的,你以为大音盆管下面的频率,小音盆管上面的频率?错,小音盆会干涉低音,影响大音盆的发挥,厉害吧。
要搞好双盆喇叭就象一个男人把大小老婆放在一起,还要同心协力伺侯你,哈哈,能有几个人能享此齐人之福。我看多半是搞不定的,大家就听老浦东一句,千万别心思思,闹不好大小老婆齐心协力的拿把剪刀叫你一起做女人倒是蛮有可能的。
不对不对,怎么说起女人的坏话来了,不能再讲醉话了,否则给版主封了可不好玩,明天少喝点。
最后编辑老浦东
TOP
23#

肥仔鸿 在 2007-3-2 0:25:16 发表的内容




玩双飞?....呵呵



肥仔鸿小弟,这和双飞完全是两码事哦,可千万不能心思思啊。
TOP
24#

leisure 在 2007-2-28 12:12:30 发表的内容
老浦东的全频是不是在小冲程时基本只动到内圈的弹波,大冲程时才带动外圈的弹波?


应该是这样的想法,但实际的工作状态是很难搞清的,说平时少动,大冲程时大动可能更妥当.

这两天忙,只喝了点啤酒,坐下来就只会讲正经的.不会讲醉话,满肚子坏水倒不出来.哈哈,打了几个字自己看看也不好玩,就删了.
古代的大文人说:"斗酒诗百篇",看来我这个歪才也要多喝点花雕才能胡吹乱吹,今晚上就多喝点再来搞笑.
TOP
25#

昨天喝太多了,今天还是晕晕的。
要讲点正经的,那小音盆的性子可真的和小老婆没什么两样,S兄和A兄试过不装大音盆,单独用小音盆,嗨,绝了,很好的曲线,高频轻轻松松的到25000HZ以上。可两个放在一起就闹别扭,实在是怪!所以现在世界上知名的全频单元就分为两大流派,一派采用双盆,但低频就稍为逊色。另一派干脆就把小老婆给休了,只留个大音盆,为了让大老婆开心的歌唱,就搞了五花八门的花样来伺侯她,有放个相位锥的,也有放个铝塞的,不过男人贱得很,怎么听都觉得光一个大老婆唱总不够娇美,还是两个老婆一起唱才过瘾,因而双盆就成了全频喇叭的主流,而欠低频的问题,就搞了各种各样的迷宫箱来配合,虽麻烦,但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
为了开发能和分频箱平分秋色的顶级全频箱,一定要很好调和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两位大侠就各显神通了,S兄是喜欢把事情“一烙铁烫平”的,就10个模具一开,做了各种型状的小音盆来一个个的比武,再一个个淘汰,把好的再改进再比,够辛苦的。
A兄动手能力可是超强,因小音盆的支撑点只有一个面,上部是悬空的,就容易乱发挥。不象大音盆上下都有悬边和弹波定住她,比较规矩-------看看,也和大小老婆的情况一模一样吧。
要知A兄如何收住小音盆的心,等老浦东喝完酒再来胡吹。
TOP
26#

话说两位老克勒回来后就有点悔不当初了,这个J可真是个老狐狸,先乱掼榔头把人拉上船,然后一步步压担子,这种有钱的主图的又是个"名",中国人要在喇叭上出名就只得一个"难"字.可J要的偏偏就是"树立现代全频喇叭的新标准",也牛得有点离谱了吧!
和老浦东一发牢骚,我就得意了---"怎么样,我早说有钱的朋友难交,不如自己随便玩玩好.你那6位数用到多少位啦?"一提这S兄就来气了,说:"NND,这个胖B,每次都没现金,开的支票每次都盖错章,要老子跑两次才行!",看他,真是气晕了,连这么粗的脏话都骂出来了,可见J真是用人有方,厉害.
在这点上我倒挺佩服美国总统两父子,爽!小布什是啃啃饼干都会晕过去掉地下的主,可爬起来就想起他老妈了,说:"我妈妈从小就教我吃饼干要慢点",老布什就更逗了,电视上骂他儿子,他就边看电视边骂主持人,还不忘说一句:"我骂的那些话我老妈知道肯定不高兴",哈,挺孝顺,可一点高,大,全的影子都没有,这种人也能当总统,在这边就不可思议了.
酒一多就乱跑题,去喝点茶清醒一下再来吹.
TOP
27#

A兄实在是个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很多外人看来莫测高深的活他却能举重若轻的轻松搞定。自己做过乐器,自己给钢琴调音,巧手吧。
忘了给大家介绍了,A兄祖籍广东顺德,S兄祖籍浙江宁波,其实上海人精明都靠的是当年全国精英齐聚所留下的好基因,而上海MM漂亮的道理也在于此。上海有句俗话叫“扬州出美女”,就是因为当年扬州商贾云集,PLMM也就都望那边跑的原因,我去了几次,可能机缘不凑巧吧,好象不如上海的MM漂亮,不过一个个小PP的形状挺可爱,这点比上海MM强。
不好,又乱说了,喝茶先。
TOP
28#

hy3000 在 2007-3-2 23:41:59 发表的内容
那就一定要继续去!


去了也吃闭门羹啊。
过了一阵子,S兄来电话了,电话中的声音就很得意:“明天来听听,吓死你”,我估计这两个老家伙已经走火入魔了,不想想老浦东再差劲,也是听了几十年音响的人了。居然说“吓死我”,不是“悃扁头”了吗!
第二天如期赴约,到了那边就觉着两个小子怪怪的,脸上带有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寒喧几句也是牛头不对马嘴,A兄先拿了张SACD给我看,说:J专门送来调音的。我以为是什么进口好片,定睛一看---李谷一的老歌,ABC公司出的,就笑起来了,说:“喂,你们两个变巴子啦,这种片子也能调音?”A兄居然变脸了,说:“你才是巴子,没开过眼界”。边说边把放在旁边的CD内页朝我扔过来,说:“睁大眼看看,人家是大名鼎鼎的资深音乐人--------周道,看人家是怎么评论的”,哈,真是走火入魔了。
S兄年纪大,在旁边打圆场,说:“别吵了,老浦东没听过,不能怪他,我们原来没听过还不是一样吗。”A可能自己也觉得有点失态,不吭声了。我虽然心里暗骂:“NND,周道又不是你亲戚,神气什么。”脸上还是笑咪咪的,说:“那就介绍一下好在什么地方吧”。看,老浦东够阴的吧!大伙想想,这种老掉牙的录音,能整出好声音来吗?
有点晕,先喝口茶。
TOP
29#

哈哈,还是说回喇叭的P----音盆,音盆的材料这么多年来是五花八门,搞得烧友眼花撩乱。反正出来时都吹工比老浦东更厉害,不是世界第一,就是国际领先。但最厉害的始终还是发烧友的耳朵,所以真正能得到好评的就那么几种。
A兄和S兄就选用了最古老,但也广泛受到好评的-----纸盆。纸盆出来的声音很自然,但也有很多缺点,前两天就有朋友说今年春节下雨,声音不好,我看这位朋友该换箱了,因为这就是纸盆受潮之后“软”化了,不管什么东西,“软”了都是使不上劲的。纸盆的这个缺点其实早就有解决办法了。
但两位大侠要的是让纸盆既柔美,又阳刚。这就不简单了,尤其是小音盆,所有的细节都要靠她来表现,万一她一使小性子,那声音肯定刺耳。发烧友再烧也只喜欢甜美娇嗲的声音,弄个河东狮吼出来肯定没人欣赏。
那段时间两位大侠忙啊。我去时只看见到处是瓶瓶罐罐,什么泡力水啊,凡立水啊,还有从老木匠那里搞来的黄鱼胶啊,印度虫胶片啊,反正古灵精怪的东西到处都是。老浦东一向不实调,看他们乱试就说:放点印度神油,再加点伟哥可能更棒!
反正试到后来就不大喜欢有人去了,打手机也是关机,我就知道这两个老小子找着门道了,想对老浦东保密啊!
TOP
30#

jazz69 在 2007-3-3 20:51:50 发表的内容



A兄怎么不听古典和爵士啦?什么时候开始听李谷一了?不会在唬弄你老浦东吧?像这种较声应该很初烧的吧,里面的音程关系很少的,那张钢琴的效应还差不多.


哈哈,jazz69兄听音高手,就因为A兄从来不听这种片子,只听古典和爵士,现在居然拿出张李谷一来了,你说我是要叫他巴子呢,还是叫他老克勒?
哼哼,我平时可是什么片子都听,彭丽媛啊,宋国母啊,听得多了,倒看看你们两个怎么个说法。A兄翻翻两眼,不慌不忙的说:“阿弟,侬资格嫩了,阿拉这种听法侬好好交学学,讲给你听,主要就是第十段,由姚明作曲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我哈哈大笑,说:“姚明不打兰球写歌了?”。再一看CD介绍,才明白过来是给他耍了--------真的写了姚明两字。
反正老朋友闹归闹,还是耳听为实,就去了听音房,几天不来,又换了东西了。一台古董275倒成色不错,问了下价格,A兄抢着说:一万八。哇,我说:便宜啊。S兄说:是美金。NND,十多万大洋,真是够狠的。
今天不早了,明天再吹。
最后编辑老浦东
TOP
31#

有朋友问怎么有头无尾了,哈哈,是A兄提抗议啦.
H兄和S兄是不上网的,由得我去乱说,现在有主角"反毛腔",我只好搁笔.抱歉抱歉!
不过那张ABC公司出的SACD真是好得很,发烧得很.周道老兄可是识宝的老行尊,但也只有一流的器材才能把这张CD放好.从这点来说中国的录音师在技术上真的不差,但论到做生意就不如老外了.外国人会根椐"烂"器材做点"发烧片"来大骗其钱,而中国录音师就只求最好,但普通烧友那里有你那么好的器材!埋没了好多好CD,真是可惜可惜.
听了这张CD后,在家中翻箱倒柜乱找,一张张细听,发现刘亮鹭的"离家500里"居然也录得非常好,以前真是走眼了.
不吹了,再吹下去大伙肯定会认为我是喝了一支白酒后在胡说八道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