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贝圣之乐大全》大家来编辑! [复制链接]

61#

关山月2 在 2006-7-9 15:04:25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791504678782.jpg[/upload]
<贝多芬故居>


可惜,早先路过波恩贝多芬故居时候还没开始听古典
TOP
62#

scfan 在 2006-7-10 13:48:43 发表的内容
关山月2 在 2006-7-9 15:04:25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791504678782.jpg[/upload]
<贝多芬故居>


可惜,早先路过波恩贝多芬故居时候还没开始听古典













"施主,有缘定能再见".
TOP
63#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48851010.jpg[/upload]

5、Music & Arts 4049
美国厂牌Music & Arts拥有数量众多的富特录音资料,“乌拉尼亚”英雄就收录在这个贝多芬交响曲战时合集里,Music & Arts的声音风格向来是稍微偏暗,音色带有圆滑感,无太强刺激性,听起来比较舒服,清晰度低于TAHRA,与东芝EMI相当,总体感觉良好。
TOP
64#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44373102.jpg[/upload]

2、Toshiba EMI TOCE - 3730
新世纪伊始的2000年,东芝EMI隆重推出了有73张之多的富特文格勒大全集,都是以往曾出版过的,这已成为了东芝EMI的惯例,每隔几年换上新包装重新发行。新版的封面设计是个败笔,失去了往日的那种庄严凝重的格调。音效方面采用了其独有的HS2088转制技术,清晰度虽有所提高,但听不出新技术对音效的明显改善。唱片这玩意儿新未必胜于旧,若二择其一,宁取旧版。
TOP
65#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523670957.jpg[/upload]

10、Preiser 90251
Preiser是最早出版发行富特文格勒CD的唱片公司之一,唱片应产自上世纪80年代末,在当时是名版,现在听来音效则差强人意,虽与当今技术转制的效果相比已有差距,但仍具有可听性。
TOP
66#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505580860.jpg[/upload]

8、TIM 203134 - 302
TIM也是个廉价厂牌,同样宣称采用原始母带转制,听感上噪音偏大,音色有混浊感,整体音效极为平庸,但还不至于很糟糕,尚可接受,估计其采用的是用过多次的二手母带,制作水平只属一般。
TOP
67#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424876973.jpg[/upload]

1.Toshiba EMI TOCE - 8518
这是我收集的第一版“乌拉尼亚”英雄,大约在11年前,当时刚开始关注富特文格勒的唱片,也没有年份的概念,也不知“乌拉尼亚”《英雄》这回事,只觉得44年前的录音还算不错,没有想象中的差,比EMI全集中的“贝三”更强劲。可能也因此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富特”迷。言归正传,现在听来,当时的惊奇感并没有减弱,依然是震撼和令人激动的。这是东芝EMI为富特文格勒逝世40周年制作的纪念特辑,资料说明是采用“独角兽”厂牌的LP原盘转制,听感上电平偏大,低频量感充足,音色丰满圆润,清晰度属一般,降噪稍有一点点过,音效总体平衡感相当令人满意。
TOP
68#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50724527.jpg[/upload]

7、Archipel ARPCD 0238
Archipel是个新进的历史厂牌,录音种类繁多,走的是廉价路线,质量尚可,但文案内容简单,制作简陋。从封面上看注明是转自原版LP(URLP7075)(编号标错,应为URLP7095)。从听感上可以肯定,Archipel版应该是使用了音场和立体声模拟再生的音频处理技术(类似RCA的UV22技术)。虽然对音效的提高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但后期混音过度,音色偏向含糊,假的始终真不了。
TOP
69#

总结:

TAHRA 不愧为贵族厂牌,两版的盟主地位无可动摇,音响特质完全一致,差别只在毫厘之间,任选一版都可达至最高水准,可作为其他版本的参考,并列首选。

Toshiba EMI(旧版) 音色丰满圆润,音乐平衡感良好,次选,这其中有我的“第一次”情结在里面,旧的唱片总是令人怀念的。

Green Door GDCL-0001以还原历史风貌为重点(卖点),原始“乌拉尼亚”《英雄》的真正复制品,收藏意义重大,已超越一般唱片的价值,必须拥有。

其余版本之间的差别其实并非很悬殊(韩国版除外),任何一版都可满足聆赏音乐的要求,都可领略到富特文格勒的神奇与伟大。值得富迷们努力搜寻的还有一版,原苏联Melodya唱片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曾出版过“乌拉尼亚”英雄(MELODIYA CD1000710),日本富特研究专家清水宏将此版排在了TAHRA版的前面,要找到就真的靠运气了。。
本文转自《视听前线》,原作者孔向东。
最后编辑关山月2
TOP
70#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46291570.jpg[/upload]

3、TAHRA FURT1031
第一次听到这个来自法国厂牌的CD时,简直令人目瞪口呆,历史录音能转制出这样完美的效果,实在是无法想象。内页的两幅原版LP封面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也是我第一次认识“乌拉尼亚”《英雄》。此版音效底噪极低,高频虽有小瑕疵,但整体雄浑有力,棱角分明,聚焦力极强,动态起伏最大,诸版当中最具冲击力。
TOP
71#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531690463.jpg[/upload]

11.Arkadia 78594,意大利的小厂制作,有跟风之嫌,连录音时间都表错。
TOP
72#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47332304.jpg[/upload]

4、TAHRA FURT1034
TAHRA随后发行了6CD的套装,收录了大部分富特的战时录音,其中也包括“乌拉尼亚”英雄。据称是用最原始的母带转制的,且未经数码技术处理,原汁原味。原以为跟单张是一回事,细听下去却有分别。此版噪声微不可察,失真极低,整体音效最为均衡,音乐感与震撼力兼具,是单声道录音的典范之作。录音师弗里德里希·史纳柏功不可抹,也得力于当时德国领先世界的录音技术.
TOP
73#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515469912.jpg[/upload]

9、Green Door GDCL-0001
日本人是最先将富特文格勒神话化的,痴迷程度多年不减,其国内拥有大小各类的富特协会、俱乐部不计其数,这版唱片正是其中的一个私人音乐出版社用私人珍藏的原版LP复刻出版的。要怎样说这张唱片呢?第一眼看到就有立刻拥有的冲动,按下放音键,噼噼啪啪的“炒豆声”扑耳而来,几乎是不作任何降噪处理,第4乐章有明显的划伤,但声音自始至终非常清晰明朗,听觉并无压力。稍作对比便可听出确实比其他版本音高要高些,而音乐听起来却更高亢更悲壮。唱片设计很有心思,完全按照LP的原来封面封底和碟盘心的式样仿造的,浓浓的“文物”味道,令人爱不释手,倘若能改为纸板包装,则更趋完美,更具收藏价值。
TOP
74#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493766737.jpg[/upload]

6、Mono POLY GI-2049
韩国人对历史录音很重视,此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鲜红的封面令人有血淋淋的不适感,是否有所暗示不得而知。音效实在是不敢恭维,尖锐、干冷、吵耳、歇斯底里,空间感和动态都是虚浮的,转制技术粗糙拙劣,人工痕迹很明显,不听也罢。
TOP
75#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乌拉尼亚版'

本文转自《视听前线》,原作者孔向东。

富特文格勒1944年12月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第三号交响曲“英雄”极为珍贵。由于这场音乐会正值纳粹德国将要崩溃的前半年演出的,音乐会处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氛围之中,富特文格勒对音乐的感悟和诠释也达到了其艺术生涯的高峰。因当时特定的背景,容易使人联想到有为濒临灭亡的纳粹政权摇旗呐喊、鼓舞士气之嫌,其战时的录音因此而一直为反纳粹人士所诟病。

著名的录音师弗里德里希·史纳柏(Dr.Friedrich Schnapp)为帝国广播电台专门录制了这场演出,这是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在维也纳音乐协会大厅录制的,该录音后来被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连同所有的资料都被作为了战利品收缴了。直到战后的上世纪50年代,这一录音的磁带拷贝被美国的一家小唱片出版商“乌拉尼亚”(URANIA)拿到后制成LP出版,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才有幸欣赏到这场“梦幻演出”的录音。

但是由于这张唱片在出版前没有征得富特文格勒的同意,唱片出版半年后,富特文格勒便出面阻止这张唱片的销售。在司法部门的干预下,这张唱片只在市面上发行了半年多便终止了销售。但当这张唱片停止发行后,知名度却意外大增,因此全世界的富迷们便将这张唱片称之为“乌拉尼亚”的《英雄》,百般搜寻珍藏并炒得炙手可热。

这一录音之所以出名,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在法国发生的所谓“乌拉尼亚”诉讼案。美国厂牌乌拉尼亚(URANIA)于1953年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发行了这个录音,它的LP(URLP7095)在今天很罕见。它的法国编号为URLP001。法国法院在1953年判乌拉尼亚败诉,但不幸的是,乌拉尼亚是一家美国公司,而录音已经以错误的E大调在美国发行了。实际上,很多后来的发行也沿袭了这个错误。正确的调性应该是降E大调。乌拉尼亚版的英雄交响曲比乐迷想象的更为珍贵。其标准音高几乎高了半个音,但在目前常见的富特文格勒的LP唱片中,它的确是非常昂贵的珍品。


[upload=jpg]Upload/200671112375653950.jpg[/upload]
最后编辑关山月2
TOP
76#

牛啊,我想跟几贴,就是没实力啊!
TOP
77#

关山月2 在 2006-7-9 15:04:25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791504678782.jpg[/upload]
<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向他者呐喊祈求的音乐心灵──贝多芬音乐的主体观探讨





此生希望能够去一回

陈韵琳


一般人对贝多芬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很少会用上「愉悦」两个字,乍听之下都会感觉贝多芬前中后期音乐风格是有转变的,彷佛他的音乐是在跟随他的心灵哲思,他的心灵哲思企图以音乐的抽象性陈述出来。的确,贝多芬的音乐是沈思的、哲学的、有话要说的,他的音乐对主题的铺陈与不断强调也是很有特色的。因此,听贝多芬的音乐,我们会感觉严肃、甚至有点沈重。


  ▲走进大自然的悲剧英雄▲


但是,贝多芬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却出现了少见的类似舒伯特式的优美。


  这首交响曲,后人大致有共识的标示出主标题与每乐章的小标题,完全与乡间自然之景有关。曲子在一开始就呈现一片祥和热闹、生机盎然、乐器齐出的活泼,彷佛要让人一眼就望尽所有的风景。而这首曲子,尤其是第一乐章,透过长笛与竖笛的合奏,也尤其别致的制造出属于大自然之声的优美。但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紧接著命运交响曲创作出来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程度,几乎成为贝多芬的正字标记。


  贝多芬在「命运」中,衔续著其「英雄」交响曲的哲思。两首曲子有非常相近的曲风,包括胜利似的鼓声、法国号,沈重的断音音节,以及由雄壮走向悲壮走向睥睨似的胜利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把这时期的音乐诠释成「悲剧英雄的奋斗」。这时期的音乐是在处理「人」而非「自然」,人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对必然导致的悲剧结局,却绝对不被打垮的决心、甚至是夸耀自己意志力的胜利。这是典型的悲剧英雄主题。为什么突然由这主题走向处理大自然的田园风格呢?而且两首曲子紧邻著,几乎是同时在思考人与不可抗命运的搏斗、并人进入大自然的愉悦感。


▲人/主体浮出于自然/主体▲


正是两种哲思的交织并行处理,我们可以揣想而得,就算田园交响曲是处理自然界,身为「主体」的人,是不可能像华人文化中的国乐一般,完全消融进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势必会凸显于自然界之中。


  所以田园交响曲会处理田园中农人的欢乐庆典、立即伴随暴风雨、再伴随暴风雨后的牧歌,三章节一气呵成,于是田园交响曲就不只是呈现自然界的愉悦,也把人──自然间因风雨无情而不得不产生的对立生动的刻画出来。


  这种在自然界中的人的主体性,在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更是以一种极艺术的美感铺陈。


▲人/主体与自然/主体交织下获得的暂时答案▲


第七交响曲音乐一开始,就暗藏著玄机。它不像第六交响曲,以明朗一泄全出,它的序乐一直隐伏著、按奈著、甚至有点紧张的,彷佛某个事件即将发生....,直到引导到高潮,主角出现,是长笛的飞舞,像个活泼的精灵一般跳出,既是自然界中之生物,却又不按自然界之牌理。这个精灵在众乐器的伴随下,舞姿优美、动感十足。但这精灵显然并不是没有困扰。


  贝多芬用转小调、用休止符、用渐缓的犹疑感,让人感觉出这精灵的舞蹈背后是有困顿之处的。但这乐章仍旧以欢愉结束。


  在第一乐章的衬托下,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加倍的悲凉了。因为第二乐章长笛独奏仍隐伏于全曲中,给人跟第一乐章衔接的感觉,可是不再是精灵的舞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尤其是第二乐章后半段的赋格特别明显。不过,贝多芬因著辅以稳健的节奏感的处理,制造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感觉,那悲凉就成为英雄式的了。


  因此到这里,我们会看出贝多芬第五、第六两种主题交织下,于第七交响曲达至某种融合,既有田园、也有主体人文的铺陈。透过这种交织,少掉那种奋斗、不甘与悲剧英雄的胜利感,但多了些优美、欢愉与舞蹈,虽然这主体仍旧是有悲凉感受的,但贝多芬把这感受潜伏下来了,不再是乐句中最想强调的主题。


  当然,潜伏下来,并不表示它就不存在了。我们将会从贝多芬后来的音乐中,再看到悲剧性的主体重回音乐的主轴。


▲人/主体与他者/主体的对质▲


当贝多芬把音乐主题焦点集中于大自然,的确是进入他心灵历程的另一个阶段,一种从对抗、控诉命运的心境,转入逍遥于大自然的心境。只是贝多芬从来没有把身为人的主体性忘怀过。


  后来贝多芬有近十年没有创作。就一个艺术家而言,停止创作,往往意味著心灵历程的暂时停摆原地踏步。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不停的心灵成长的。


  然后贝多芬再创作时,我们从他的庄严弥撒与第九交响曲,看到过去贝多芬关切的主题竟然又重新回来了。


  譬如说「庄严弥撒」,贝多芬自承这首曲子不是为了宗教仪式而创作,纯粹是为了想用弥撒曲式说出自己的话。正因为这样,这首弥撒是不能被教会仪式使用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是一首表白心灵的纯粹音乐。


  我们若仔细研究「庄严弥撒」,会发现这首曲子的天人交战,绝不亚于命运交响曲。竟然过去贝多芬关心的音乐主题,重返创作中了,甚至比当年要更激烈。因为「庄严弥撒」中有另一个明确的主体,就是一位「他者」──上帝。当第一曲「垂怜经」一出,我们立刻可以听出那种呐喊,是抗议命运不公的主体,向容许命运不公的上帝呐喊的心灵交战。


  这种天人交战,到第二曲「光荣经」更是明显,那铺陈上帝荣耀的华丽乐句,和祈求垂怜时的悲怆,真是天与地的差别。而贝多芬调和这天与地的距离,就是用歌颂上帝时突然声量急遽转弱的收音,彷佛是要提醒上帝,因为人仍在悲剧中,歌颂难免有点不甘!


  甚至最平和的第四曲「圣哉经」,我们一样可以听出贝多芬对垂怜、祈求悲悯的强调,而第五曲「羔羊经」,那企望上帝赐平安的祈求呐喊,也是要透过一再反覆,才由没把握的、走向肯定句的。


▲书写遗书?心灵历程的跃升?▲


这种天人交战的声乐,只有对命运不甘的主体,遇上另一个可以被质询的主体时,才会出现。因此庄严弥撒乐句的呈现绝不像一般弥撒曲,只把焦点置于上帝。它更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对质。


  庄严弥撒之后,贝多芬便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也就是知名的快乐颂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简直就是贝多芬过去所有心灵历程的大集合。这曲子第一乐章,一样把命运感铺陈出来,诸如法国号、鼓声、并与命运感相关的简短有力的节奏,甚至在第三、第五交响曲中都出现的英雄命运式的赋格,也重返了。而乐章最初,贝多芬的乐句彷佛是一场戏剧的序乐般起始,恰似告诉听众:我正把我这一生演出来....。


  第九交响曲不止让命运主题重返,包括悲剧英雄睥睨命运的胜利感、田园风格,也随后在二三乐章出现,第三乐章田园风格中,还暗藏命运似的乐句主题,提醒人逍遥世界中,主体还是人而不是自然。人永不可能融入自然。


  第四乐章,光是很长很长的序乐那充满悲剧感的小调,贝多芬就把一二三乐章的主题都植入了,然后先以命运风格、快乐颂二主题交杂出现,最后以快乐颂结尾。然后出现大合唱。


  从这种铺陈第九交响曲的方式,我们不得不说,贝多芬是在对过去作一个总交代总整理。因为英雄、命运、悲剧英雄的对抗与睥睨命运、进入大自然、狂欢,全在这首交响乐曲中出现了。


  整理交代过去,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书写遗书,一是预备要进入另一个心灵历程。


▲他者/主体角色的转变▲


果真没多久,贝多芬谱出他最晚期的作品,著名的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最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很多人都说很难像过去的作品那般的分析,也比较难理解。因为这时期的作品贝多芬已逾出古典乐派的形式太多,变得自由不拘格,他过去一直处理的沈重的英雄对抗命运的风格、和欢愉的田园风格也不复现,调性转换与变奏形式都更加的任意。


  这种曲风,无宁说是自己跟自己的告白,是从外在世界进入寂静的心灵世界。


  但是,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告白过程,出现了另一个他者/主体。


  譬如贝多芬在曲子标题上加上「病后恢复献上感恩,用伊里安调式的赞美诗式曲风」(op.132),或甚至在曲子一起始,就用圣咏式的赋格(op.131)。这些迹象都显露,贝多芬是进入另一种心灵境界,就是把过去呐喊的、祈求的、高高在上威严的上帝主体,邀请进入他的心灵,参与他的告白与冥想。这个主体不再是他抗议的对象,而是跟他一齐回顾生命历程的同伴。


  这是何等大的转变呢!


▲他者/主体进入生命后的大和解▲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贝多芬除了擅长使用不居形式的变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频繁的使用双主题赋格。


  双主题赋格一定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在同时处理两个很关心的命题。过去贝多芬曾同时处理命运与田园,但终究有先后顺序,且其中一个主题随后淡去、另一个主题随后凸显,这是一种时间上必然的交错。可是双主题赋格就不一样了,双主题赋格是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两个命题,并无一主题淡去、另一主题越来越明朗清楚的时间交错。


  这不仅是高难度的作曲技巧,最重要的是,以贝多芬音乐中的哲思特点,这已清楚陈述贝多芬到生命最晚期,已去芜纯菁,只剩下两个悬疑的命题要解决。


  贝多芬生前最后一首曲子,也就是弦乐四重奏(op135),贝多芬自己透露出这两个命题的基调。一个主题是严肃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Must it be?」,另一个主题是轻快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It must be!」这就是贝多芬临终前要处理的双主题,但是却不再是抗议的、呐喊的,只剩下沈思,与接纳后的平静。贝多芬自己就在第三乐章写下标题:「Peace」而第四乐章,贝多芬又从严肃的「Must it be?」与轻快的「It must be!」双主题交错进行下,以轻快幽默的拨弦结束整首曲子。


  那个曾被他抗议著、求告著、呐喊著的主体,在邀请伴随进入他的内省世界、一齐面对他的一生之后,终于让贝多芬平静的轻快的幽默的接纳了他的一生。他终于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运和解、跟上帝和解。


▲无法言说的神秘历程▲


贝多芬这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暴戾,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晚年又被他想认养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沈、甚至是严厉的,到了晚年的大和解,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一个心灵历程。


  这是一种神秘体验,是贝多芬只能透过音乐来言说的神秘,而我们,也必须透过这种聆听,进入那不可言说的、两个主体间的从对抗呐喊,到哀告、到成为生命的陪伴者的神秘历程。


  贝多芬的临终之语是:「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这正是和解之语。



[upload=jpg]Upload/200679153432749.jpg[/upload]
<第十交响曲手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