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王心心《轻轻行》 南管吟唱
2020年05月27日
0
.. .. .. .. ..

非常发烧网 2020-05-27

 

以下文章来源于龙源音乐 ,作者午夕

 

 

 

 

在这个星球的音乐版图里头

南音平凡的从容与淡泊

实在有其稀罕的独到之处

 

——节选自著名作曲家瞿小松《音声之道》

 

 

摄影 林煜幃

 

 

 

 

这个时代

我們需要从容不迫的声音

来达到方寸不乱

 

当代华人最重要的南音音乐家

王心心

婉转幽微  跌宕起伏

她的声音让我們听到情之所起

而不知所终

 

典藏之作  古曲新诠

第一张听见南音文学性的典藏专輯

千年古韵 一唱三叹  清幽舒旷

体验中国最古老音乐南音的魅力

 

「龙源音乐」出品

 

 

 

《轻轻行》南管吟唱·王心心 

 

王心心 口述   卢健英 整理

 

南管由指、谱、曲三种型式组成它所有的音乐系统,除了大谱为演奏曲外,指与曲皆有歌词,但指套的歌词只在练习时背诵,演出时是可唱可不唱的;至于曲,数量繁多,自小跟着先生学时便告诉我书山曲海,曲是永远学不完的。

 

我从小不擅阅读,那些嵌在工尺谱中的曲诗,对我而言是为了行腔转韵的学习之用,跟着先生教曲时,口对口地一句一句学,是音乐的一部份,非文学也;及长懂得阅读之后,又觉曲文或写男欢女爱、空闺寂寞,或生活戏谑、白话通俗。知其戏台上的故事也就随之而去罢了。

 

《轻轻行》在南管人眼里素有「十三腔之首」的美称,因为一曲唱罢便把所有指套标题皆浏览一回,古代填词人独具慧心地将四十二套指套名,串接成一阕充满女性幽思的微电影,始于女子万里出关的惴惴不安,转入绣阁罗帏的浓情蜜意,及至人远楼空的香闺泣诉。 

 

《轻轻行》打开了我「阅读」南管的好奇心。构思这张专辑时,也在思考「师古」之余如何「化古」? 如何让没有结构成为一种结构,除了音乐之外,我想去阅读古曲文字里的性格与情调,并在从未发生联结的各曲之间,从意境到旋律衔接成一体的聆听与品读。

 

我开始细品这些我自年轻时即能闭眼吟唱的曲文,彷佛走进万紫千红之间,时而春光灿烂,花间浪语,时而霜花零落,聚散有时,在这里面摘选出《轻轻行》、《幸逢是春》、《春光明媚》、《北风落》、《懒绣停针》五首曲,让它们从漫漫曲海之中,在这张专辑相遇,每一首曲的起手旋律剪裁成前奏曲,让洞箫牵起时间的跫音,给了曲文淡墨色彩;或由细碎辽远的四块如过隙白驹穿过耳际,而触景生情的四季也就油然而生,透过行腔转韵吞吐着我对生命四时的理解。

 

《楞严经》里佛以「手指明月」来提醒听法之人:我告诉你月亮在哪里,但你却只看到我的手指,却没有循着手指的方向看到月亮,那就不止没看到月亮,连手指你都看错以为是月亮。我读到此段时哑然失笑,想着人生有多少次错失了月亮啊。

循指所向,自见明月。

 

 

轻轻行--南音  王心心 

https://mp.weixin.qq.com/mp/audio?_wxindex_=0&scene=104&__biz=MzAxMTEzMjU1Mw==&mid=2649378119&idx=3&voice_id=MzAxMTEzMjU1M18yNjQ5Mzc4MTE4&sn=21e6a798a25227047f3fafdbf3269c7e#wechat_redirect

南音弹唱演奏 王心心

选自「龙源音乐」《轻轻行》专辑

 

 

韶光谍影 万花嬉春

既是四季 也是人生

向聆听者 传达美丽听觉世界

 

 

 

 

南音(南管音乐)具有综合性的传统艺术,不仅有音乐,更富有文学性。优美的音韵,曼妙的旋律,在漫长的时光中,依然保有美妙而贴近心灵的特质,独特美感保留至今依然在以特有方式进行与聆听者内心产生共鸣。

 

南音全才 王心心

 

王心心是南音界少见“坐遍五张金交椅”(精习指、谱大曲及各项乐器,尤以歌唱著名)的音乐全才,不仅能唱,自少时即娴熟指、谱、大曲及各种乐器,“南音”多采用“合乐”的方式,她将南管音乐的视野阔大,尝试以自弹自唱的形式来呈现这一古老艺术,一唱三叹,幽微楚楚,一字一句都触动身心,同时深受包括林怀民、蒋勋、董阳孜、吳素君、林谷芳等當代藝術家及文化人启蒙,并与众多艺术家合作,受到国内外艺术家、乐评人、文化人士欣赏,王心心将南管音乐的民间音乐层次提升至人文音乐艺术文化的境界,南管音乐成为“可听可赏”的艺术。

 

 

王心心印象

 瞿小松

(一)

 

多年前,我在泉州听过文庙茶馆南音(南管)。

文庙茶馆听南音,分两层。进门是大堂,有椅无桌,听者免费。往里,上三级台阶,有一低台,有桌有椅,须花钱点茶,可以就近听赏,也可以跟下座的唱家问答。低台深处,灯光之下有一四五米见方的场地,正中端坐双手执“节”(拍板)唱“指”(声乐套曲)的青年女子,稍往外,琵琶、小三弦与尺八(洞箫)、二弦近距离对坐,与唱者形成一个内收的品字形。

内收,讲究相互的感应交流,音声相和品质至上,专注于纯净无华的音质而不在乎听者,这个传统坐式,引我初窥南管之所以走到今日,依旧貌平凡、质清净的玄机。

 

文庙茶馆里头唱“指”的青年女子,下座之后陪茶客聊天,其状其态,跟我们日常所见的城市女郎,不见有什么特异之处。一旦上台,端坐正中双手执“节”,神情瞬间收摄,松弛自然,平淡从容,唱腔游刃有余。极度悠缓的音乐里头,没有一丝焦躁,没有一丝火气。南管确实令平常的她们,不同于今日焦躁浮乱的大众。

 

稍晚,有一看似茶馆馆主的老人,手操二弦上位。坐稳,上身微弓,两眼环射四周,目光锐利,毫无老态,精光一闪即收。

音乐再起,老人动作微细,声音沉潜,众声当中,几乎难以觉察他的存在。但听悠悠飘飘的尺八声中,有一隐隐的丝声。这隐隐的丝丝声,与飘向虚空的尺八,没有揉音颤音,都是直声,纯净无华。

老人将自己的声音隐于琵琶、三弦、洞箫与唱者,腹部缓缓随乐句起伏,仿佛以气,以整个的身躯,展开所有的毛孔,触摸音声的行进并与之相应。

 

夜已深。茶客听众尽散。空场之中,老人与另三位乐手,从容不迫将当晚最后一“曲”(单曲)悠悠走完,尔后隐入夜色。

文庙茶馆南音,平凡,淡泊,从容。

 

小隐隐于山林,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廷。不曾想,茶馆里头遇高人。

 

(二)

 

赴泉州,探南管之玄,也特意拜访了梨园戏表演艺术大家曾静萍女士。经曾老师引介,我知道了王心心。之后便寻机结识。

 

首次见面,是在上海。心心讲,她的唱,喜、怒、哀、乐,众情平等。

我的体会,唯平等能觉知清醒。觉知清醒,不失控、不陷入,便不迷执。

不失控,不陷入,不迷执,方能明察诸情而不惑。禅家论定力,讲:心不随境转。“喜怒哀乐平等”,心不随情转。

心不随情转,“外其身”,明察诸情而不滞于诸情,音声不乱,方寸不乱。这是我听她唱碟的感受。

 

心心老师另有一言:南管真正的趣味,是在“谱”,在器乐,在四件乐器合奏之间心心相映的默契。她讲,唱,只是一个入门,没听说单因唱而称大家的。有幸,我现场聆听过她的琵琶弹奏。

南管琵琶,不似今人熟悉的“琵琶音乐”,没有轮指,没有吟揉,没有撩人耳目的千般技巧。王心心的弹拨,貌似孤立的单音,导引单音之间极深的静寂。或者,换个说法,极深的寂静之中,貌似孤立的单音,化生,又消散回归寂静。于是单音们便不再孤立。演奏当下,你看到一个文静如洗的身躯,更听到一颗静如止水的清明之心。

 

南管乐界称师傅或有境界的乐人为“南音先”,这个“先”,是先生的意思。我却愿称那位二弦老人与王心心“南音仙”。于我而言,二弦老人是南音仙人,王心心是南音仙子。

 

南音仙子王心心,众人面前,言语木讷,举止素朴。她的眼神,深邃平静,光华不露,一如经年清静内观的行者。

我的体会,长久专注于音声,与音声合一,南音仙王心心,如同古往今来的修真者,已然步入超越语言逻辑的悟境。

 

(三)

 

以我看,南管的音声之道,正是心心的修行之道。这个猜想,在她赠我的唱碟《普安咒》册页自述里头,得到了佐证:

 

南管如此古老,对我而言,近乎修行。我常常一个人弹着琵琶,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无我状态,即使处在纷扰的环境中,也可以达到这样身心静止的状态。看起来似乎很难,其实我只是关注在呼吸上而已。

对于东方传统艺术工作者而言,能否借由呼吸循环丹田能量,正是艺术造诣的基础。于我,歌词即呼吸,二者几无分别。

 

南管的旋律非常平缓,主奏乐器琵琶演奏时,音与音之间的间隔颇长,有如古画上的留白。这个时间上的留白,要靠演奏者以呼吸来填补。因此聆听南管琵琶,不只听琵琶弦拨出的声音,更要谛听弦外的“无声之声”,也就是演奏者的呼吸。

 

南管不是一种技巧复杂的乐种,相反的,它非常质朴。因此最难的是,表演者必须身心专注,将心完全沉静下来。这是一种“以心传心”的法门,无法用文字表达这种境界的美。只有进入呼吸的当下,将身心净空,才能感受到一股源源不断的能量,正在音乐中流动。

 

南音(南管)的坐姿,要求腰背挺直,不靠椅背,臀部只沾坐椅三分之一。这个坐姿,酷似一禅修坐姿:不后靠,确保不懈怠,不昏沉,进而灵台清明;腰背挺直,臀部只沾坐椅三分之一,中脉顺畅,全身气血无阻,能量循环自如。

因此特殊坐姿,后人即令不事禅修,亦能凡而不俗。而决定这一坐姿的南管先人,定是一精于修真的有道之士。

心心老师提及“借由呼吸循环丹田能量”,提及“身心静止”,提及“无声之声”,提及“以心传心”,冥冥之中正与精于禅修的先人心心相印,也与禅宗心法心心相印。

 

(四)

 

心心不单因循诠释传统,更将传统大生命延展。《轻轻行》,便是南管传统大生命之最新灿发。

 

自述里头,心心借《楞严经》“手指明月”之喻,提醒我们抬头望月,莫将眼光迷失于指。

且听五曲连缀,但随心心之心,轻轻徐行,自在漫游于音声内外。

 

瞿小松 2019年元月于斯德哥尔摩

 

注:行文中,大多数情况使用“南管”,极少数地方使用“南音”,仅因语音缘故,比如,“茶馆听南音”,避免重复第二个“管”音;再如“南音仙”,较“南管仙”稍多一些诗意。

 

 

2019年在淡水云门剧场,王心心与美学学者蒋勋,联袂呈现《王心心作場──江畔·相逢》

 

 

“ 

她尚未出场,我们静默等候;她一开口,我们便不知道到自己在哪里了。

——知名编舞家 林怀民

 

“ 

心心不但因循诠释传统,更将传统大生命延展。《轻轻行》便是南管传统大生命之最新灿发。

——寂静大师 瞿小松

 

“ 

她其实将南音,无论是历史,或是未来,其中潜存的可能性尽可能彰显了出来。

——禅者 林谷芳

 

“ 

心心南管樂坊的細緻演出獨特少見,古代詞曲卻能觸動今日人心。

——法國文化部長賈克郎(Jacques Lang)

 

“ 

王心心簡樸的南管吟唱,讓全場觀眾屏息凝神,如飲醪醇。

——香港樂評人 周凡夫

 

 

唱腔

 

南管音乐艺术家王心心的唱腔,跌宕回旋,音域转换自由顺畅,但音色婉约秀丽,技巧圆熟,于拖腔处绵延不断,一字多声,唱片《轻轻行》中完整呈现出南管音乐「一唱三叹」的特点。张口闭口、吐纳呼吸间,从容不迫,宛若一泡好茶,不凝涩、喉咙甘甜,回味无穷。

 

 

心心的輕輕回眸

林谷芳

 

南管由指、谱、曲三种型式组成它所有的音乐系统,除了大谱为演奏曲外,指与曲皆有歌词,但指套的歌词只在练习时背诵,演出时是可唱可不唱的;至于曲,数量繁多,自小跟着先生学时便告诉我书山曲海,曲是永远学不完的。

 

我从小不擅阅读,那些嵌在工尺谱中的曲诗,对我而言是为了行腔转韵的学习之用,跟着先生教曲时,口对口地一句一句学,是音乐的一部份,非文学也;及长懂得阅读之后,又觉曲文或写男欢女爱、空闺寂寞,或生活戏谑、白话通俗。知其戏台上的故事也就随之而去罢了。

 

《轻轻行》在南管人眼里素有「十三腔之首」的美称,因为一曲唱罢便把所有指套标题皆浏览一回,古代填词人独具慧心地将四十二套指套名,串接成一阕充满女性幽思的微电影,始于女子万里出关的惴惴不安,转入绣阁罗帏的浓情蜜意,及至人远楼空的香闺泣诉。 

 

《轻轻行》打开了我「阅读」南管的好奇心。构思这张专辑时,也在思考「师古」之余如何「化古」? 如何让没有结构成为一种结构,除了音乐之外,我想去阅读古曲文字里的性格与情调,并在从未发生联结的各曲之间,从意境到旋律衔接成一体的聆听与品读。

 

我开始细品这些我自年轻时即能闭眼吟唱的曲文,彷佛走进万紫千红之间,时而春光灿烂,花间浪语,时而霜花零落,聚散有时,在这里面摘选出《轻轻行》、《幸逢是春》、《春光明媚》、《北风落》、《懒绣停针》五首曲,让它们从漫漫曲海之中,在这张专辑相遇,每一首曲的起手旋律剪裁成前奏曲,让洞箫牵起时间的跫音,给了曲文淡墨色彩;或由细碎辽远的四块如过隙白驹穿过耳际,而触景生情的四季也就油然而生,透过行腔转韵吞吐着我对生命四时的理解。

 

《楞严经》里佛以「手指明月」来提醒听法之人:我告诉你月亮在哪里,但你却只看到我的手指,却没有循着手指的方向看到月亮,那就不止没看到月亮,连手指你都看错以为是月亮。我读到此段时哑然失笑,想着人生有多少次错失了月亮啊。

循指所向,自见明月。

 

 

特色

 

南琵琶

 

 

南音的琵琶,称“南琶”,横抱,不同一般的北琵琶,不用花哨的技巧,音断意连,是南琵琶的讲究。小三弦在琵琶的低八度,跟琵琶合作旋律的骨架,也要意到音到,音到意到,玩的好的,同样分不出彼此,行话叫做“入琵琶腹”。所以玩南音,专注力内敛,不在意一旁的听众,也无暇在意听众。

——节选自《音声之道》 瞿小松

 

  

南音中所描述的情节实际上多与当地生活密切相关,与生活息息相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曲词有时以音入字,不同版本的的曲谱中会使用不同的字,曲与词相互关联,共同传达所传达情感,雅俗共赏,其中的美感宽厚且雅致。

 

南音是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音乐呈现形式颇为讲究,《轻轻行》从表现手法到唱腔,不仅有美旋律灵动典雅,更彰显出南音中潜存的可能性,令聆听者感受到南音宽阔的音乐角度。

 

 

    

 

 

 

延续

 

南音现状

 

 

据称,现今泉州城,大大小小的南音社,有三百个上下。只要愿意,每晚你都能听到南音。可见南音这一波澜不惊的古典音乐依旧好好的活在民间。奏唱南音的百姓,听赏南音的百姓,喜好品茶,生活,性情,悠悠哉哉。不聒躁“放下身段”,不要求以“快节奏适应现代”,细致讲究的品味里头,从容自在玩耍南音。

幸甚!今日中国,闲散居然幸存。

——节选自著名作曲家瞿小松《音声之道》 

 

南管音乐艺术在传承过程种业经历过起起伏伏,南管艺术家王心心通过多年浸染在南管世界的经验,体会到固守传统并不足以艺术生命力的圆融,所以在《轻轻行》中将南管音乐独特的美学与历史痕迹完整保留的同时,在器乐的演奏上也有调整。如南管音乐基本以“合乐”为主,最根本的形式是“箫与琵琶”,但王心心以自弹自唱的方式来呈现作品。

 

同时,王心心亲自编配、演奏所有的作品品,出现在内页的所有工尺谱均也由她亲自书写整理,有些作品的曲词略有调整。

 

以《幸逢是春》为例:

 

                

 

 

 

 

 

《轻轻行》在南管人的眼里素有“十三腔之首”的美称,犹如一部充满细腻心思的微电影,也与快节奏的生活背道而驰,但因其中与现代表达方式的不同,反而能触及身心的柔软。

 

这张《轻轻行》作为HIFI唱片也与我们之前所认知到的HIFI作品不同,静下心来,用现代的方式感知古老南音艺术,声音渐渐出现,慢慢消失,在细细的字句中体会美感,你会惊讶于在古老的乐中音韵的感染力,身心也逐渐变得通透起来,聆听南音不仅是陶冶,也是增加音乐的认识,一种美的供养。

 

 

 

音乐以安静的方式不断延伸,

时光仿佛也被也拉长,

心灵若是一方空地,

南音艺术便是滋润空地的绵绵细雨,

轻轻滴落在聆听者的心头......

 

 

 

 

  

 

 

 

南音艺术家 王心心

 

 

心心南管乐坊创办人

暨艺术总监

当代华人最具影响力的

传统音乐家之一

 

 

王心心成长于泉州南管世家,勤敏灵慧,触类旁通,少时即娴熟指、谱、大曲及各项乐器;90年代初移民台湾,深受包括林怀民、董阳孜、吴素君、林谷芳等当代艺术大家及文化人之启蒙。2003年创立心心南管乐坊,致力于在南管演绎及创作中注入新的时代意识,是两岸文化界公认当代南管创新与传承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

华人知名编舞家林怀民曾如此形容:「她尚未出场,我们静默等候;她一开口,我们便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编辑:管理员1
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