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何训有《说唱俑》头版限量 HQCDⅡ
2020年05月19日
0
.. .. .. .. ..

非常发烧网 2020-05-19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艺音乐平台 ,作者天艺唱片

 

 

 

出版者语

 

 

 

 

 

 

博大的高地向东南倾礼,将清冽的雪山水首先注入四川盆地,于是这个巨大的盆就变绿了。在这个地方,各民族聚居生息,形成了精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其中,古代的乐舞佣造型各具形态,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于是,人们总在揣摩:当年的乐舞应是什么样的气氛?音乐该又是什么样的旋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内心世界......

 

生于斯长于斯的音乐家何训有,常常在这些乐舞佣前沉思。他梦想着把这些沉寂了千百年的石雕泥塑唤醒。在继《阿姐鼓》、《黄孩子》、《第三种歌曲》、《雅鲁藏布大峡谷》、《望西》等音乐之后,何训有为你捧出的发烧打碟《说唱俑》,可以完全让你的听觉惯性戛然刹车,展现在你的面前将是一个崭新的听觉世界。

 

 

 

 

何训有《说唱俑》HQCDII  16周年纪念版

 

何训有作品《说唱俑》是西部音乐中民间、民族、民俗特色颇强的创作集,取材于四川民间民族民俗生活场景,通过对过去各个历史时期平民生活的想象、揣摩、生发,用音乐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四川民间的“清明上河图”。作品是自然音响、打击乐、人声吟唱、电子音乐的有机结合。

 

 

《说唱俑》 曲目赏析

 

专辑曲目3.《巴郎鼓》

               ——为天堂少女合唱团作

 

何训有-《巴郎鼓》

https://mp.weixin.qq.com/mp/audio?_wxindex_=0&scene=104&__biz=MzAxMTEzMjU1Mw==&mid=2649377907&idx=2&voice_id=MzAxMTEzMjU1M18yNjQ5Mzc3OTA2&sn=48163b0289002dca1be72d99a3803503#wechat_redirect

 

有一座雪山,叫巴郎山;

有一面鼓,叫巴郎鼓。

 

 

 

 

巴郎山

巴朗山位于小金县东,小金,汶川,宝兴3县交界处,距成都200余公里。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语称巴朗拉,意为圣柳山,其景色极为美丽,白云如海,雪山连绵,"无限风光在险峰",翻越巴郎山,峰回路转,朝晖夕阴,烟霞漫漫。

 

 

 

 

藏族 - 巴郎鼓

“巴郎鼓”是卓尼地区跳莎姆舞时的道具,有可能是由“巴当鼓舞”转音而来,“巴当”为皮鼓的意思;在有些地方拨浪鼓又被称为巴郎鼓,因此该名字可能与它的形制与拨浪鼓相像有关。在当地藏语中“巴当”并不是鼓的泛称,而是专指这种形制上与拨浪鼓类似的鼓。巴郎鼓鼓面直径约为1尺,厚约2至3寸,重约7、8公斤,鼓柄长约1尺至1尺5寸之间,鼓腔两侧系有用皮革或者是布包成的鼓坠。鼓柄上雕刻上龙、腾云等图案,鼓面两边加上色彩鲜艳的穗子。在较为古老的巴当鼓上才能看到鼓面上画有一些寓意吉样的图案。

 

 

歌地理,晓人文。

这一首《巴郎鼓》,由何训有作词作曲,收录在其专辑《说唱俑》中,曲中的女生合唱部分由天堂少女合唱团演唱。“十个指头敲,两个巴掌拍”,看似简单的歌词,却充满了质朴的感觉,生动而又押韵,何训有老师在作词上确实功力深厚,别具一格,轻松的唱词加上轻快的旋律,让人听后颇有朗朗上口之感!

 

这一首曲目的音效也让人为之称快,应该说,《说唱俑》整一张专辑的音效都让人听之不忘,连连感叹。《巴郎鼓》,干净利落的打击乐层层铺开,与人声合唱相互呼应,层次清楚分明,何训有老师,作曲并不只限于乐器的声音,万物之声皆可化为美丽的乐章,来自生活中的声音和曲调反而让人觉得倍感熟悉,就像歌词里面唱到的那样:“这种鼓声谁都听得懂”

 

 

《说唱俑》亮点一览

 

 

 

 

制作人:何训有

 

相对于弟弟何训田来说,何训有没有那么出名,他更像是一位幕后英雄。而广为流传的《阿姐鼓》就是他参与创作的作品,在国际音乐界享有盛名的朱哲琴及其多张音乐作品,也是他和弟弟何训田共同打造和创作出来的。多年来,他除了在主流音乐领域的创作外,也始终坚持挖掘中国音乐的内在张力,始终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诠释音乐,以及生活。

 

 

 

何训有

四川遂宁人。自由音乐人,音乐学院教授,国际知名音乐家,"第三种音乐"的创始人。代表作《阿姐鼓》、《天唱》、《说唱俑》。

 

何训有说,现在的中国音乐因为“缺钙”,阴柔有余,一味模仿西方现代音乐的套路和风格,自己传统的精神却日渐稀少,他的《说唱俑》就是要为中国音乐“补补钙”。这张唱片在注重中国传统特质的同时,又充满了现代音乐的灵性,录音效果同样出色考究。

 

 

 

 制作人语录:

 

 

运用已有音乐元素和架构的人说,习惯内的力量是伟大的;创造新有音乐元素和架构的人说,习惯外的力量是广阔的。当然,这中间有一段路程。

 

怎么走,走多远,全凭自己的心力和脚力。每一段路都会有每一段的风景。当在旧发音体上弄出新的动静来和发明新的发音体越来越困难的时候,当题材园地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依然继续在做,并让它们在我的作品中自由地响着

 

 

一个崭新的听觉世界

 

 

 

优美的音乐和生活噪音或方言似乎搭不上边,但川籍著名作曲家何训有大胆尝试,创作出专辑《说唱俑》。这张专辑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被何训有纳入其中的音乐居然是方言、生活噪音以及各种自然声,但这些声音经过整合排序,成了非常悦耳的音乐,而大量的元素音乐和旋律也非常新鲜。整张专辑古朴刚劲的音乐让人如沐春风。

 

“音乐居然可以这样做!”

这是何训有带给中国音乐界的冲撞,也是一个惊喜。在他的《说唱俑》中,居然可以有平日里上不得台面的方言、生活噪音,还有各种自然元素,比如水流声、鸟鸣、走路的脚步声、花开的韵律,甚至就是寂静中也传来冥冥的音波。而更为惊奇的是,这一切结合得如此奇妙而和谐。

 

 

 

《说唱俑》在之前的试听会中,轰炸了无数参与者的耳朵。人们的耳朵已经习惯了在规矩有序的旋律模式中寻求安慰,像午后的长睡,悦耳却不会被惊醒。而何训有打破了这种戒律,原滋原味的方言,初听似粗糙实则镶嵌巧妙的各种元素音,无疑是对听者耳朵的一次革命

 

而何训有对此则表示,“人的耳朵跟人的眼睛一样,在规范样式中总感到疲倦,突破了这些样式就可以“醒醒瞌睡”。

 

 

国宝强势加持

 

说唱俑,中国人是不陌生的。它是我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作为汉代陶俑的突出代表,说唱俑集中体现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艺术家对神韵的理解与追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刻划精神,以形似求神似。艺术家截取说唱艺术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但恰因如此,其丰富的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状态,及演艺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被刻划得维妙维肖,恰到好处。

 

 

 

击鼓说唱俑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可以说,说唱俑是我国民间文艺的集中代表。它朴实的外观,蕴涵了民间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的幽默,正是中国传统生活观的豁达和宽广。可能,正是因为它生于民间,演于民间,又始终忠于民间,何训有才用它的名字来作为自己这张音乐的灵魂,并且专门制作了一曲“说唱俑”。

 

 

专辑曲目一览

 

 

何训有《说唱俑》这一作品,把四川的方言语言、自然噪音、本土氛围,通过自身骨子里的幽默,提炼成了一种很不一般的音乐形式。由于它无法被归属于任何一种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类型,因此被称为 “第三种音乐”,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让人无法忘怀。从一层又一层的寂静中传来的《寂静之声》;《汉风》中浣纱女在河边浣沙;充满童趣的《巴郎鼓》;深深悠长的《吹土罐的人们》;诙谐、幽默的《说唱俑》;神秘夜晚盛开的《织茧》;饱含冲天豪气的《风·马·酒》,完全让你的听觉惯性突然刹车,在你的面前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听觉世界。

 

 

 

 

 

何训有《说唱俑》HQCDII  16周年纪念版

 

 

何训有《说唱俑》

16周年纪念版现已上市

HQCDII头版限量2000张

 

 

 

扫描上方二维码购买唱片

 

 


 

 

 

 

 

 

编辑:管理员1
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