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243444546474849 / 4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961#

富特文格勒1951拜鲁伊特贝九现场录音
1951年7月29日,在拜鲁伊特音乐节重开的纪念音乐会上,富特文格勒指挥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广播公司(BR)派出录音团队,通过覆盖全欧洲(包括巴黎)的广播网络,对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进行现场直播。这一事件标志着巴伐利亚广播公司录制并现场直播拜鲁伊特音乐节舞台演出的传统由此开始。
第九交响曲由音响工程师Hildebrandt和技术指导Bethkenhagen录音,只作了现场直播,但没有重播。因此,这个录音带一直收藏在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音响档案馆里,从未以任何形式再次播放。1968年1月,原始录音带以单声道38cm/秒的速率复制到两卷由BASF公司生产的15英寸大圆轴盘式磁带上,以作更好的保存。第一盘磁带收录第一、二乐章,第二盘磁带是第三、四乐章,总时间长约74分钟。期间,HMV的商业录音于1955年被制成密纹唱片出版,而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档案中的录音带却仍然鲜为人知。
2006年初,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年轻的大提琴手Dietrich von Kaltenborn向巴伐利亚广播公司询问这个录音带的情况。在听录音带时,发现由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所录的演出,与HMV出版的商业录音存在很多不同点。Dietrich von Kaltenborn曾经于2004年在慕尼黑诸圣教堂的富特文格勒钢琴五重奏公众演出中演奏大提琴声部。接着,2006年10月30日,在巴伐亚广播公司主楼的第一录音室举办了一个试听会。Dietrich von Kaltenborn,Michael Arlt(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的小提琴手,在富特文格勒钢琴五重奏公众演出中演奏小提琴声部)和日本富特文格勒中心的理事们一起参与试听,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几位雇员也在场。试听会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令人难忘的,大家尤其对来自日本的访问者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决定授权日本富特文格勒中心,以CD唱片的形式专门向其会员以及世界各地富特文格勒协会的会员们出版这个录音。
————Mary Ellen Kitchens(巴伐利亚广播公司 电台档案馆)
TOP
962#

真实的传奇:富特文格勒1951年拜鲁伊特"本真”贝九
1951年7月29日,富特文格勒受邀在拜鲁伊特音乐节重开的纪念音乐会上指挥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拜鲁伊特音乐节就中断了。英国HMV唱片公司派出唱片制作人瓦尔特.李格到拜罗伊特,负责对这场音乐会进行录音。
传闻在音乐会后,李格立即拜访了富特文格勒,表示对演出感到很失望,声称此前他曾听过富特文格勒更好的演出。此后数年间,这个录音一直未能出版,甚至到富特文格勒离世以后。尽管当时高品质的磁带录音和密纹唱片都发展起来了,但是唱片公司仍然不习惯对现场演出的录音作商业发行,HMV显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从1950年开始,HMV正着手进行富特文格勒与维也纳爱乐的贝多芬交响曲系列录音,本来还应该包括第二、八、九交响曲,而拜罗伊特的录音是为未来的录音室录音作某种准备。但是富特文格勒于1954年离世,没有录下以上三首交响曲。鉴于第九交响曲的重要性,HMV不得不发行在拜鲁伊特的录音。
结果证明这个演出是HMV所发行的最成功的富特文格勒录音之一,远远超出了李格和HMV的想象。它变得相当“流行”,不管发行的形式如何变化——单声道密纹唱片、Elektrola-Breitklang、开盘磁带、Musicassete及CD唱片,它始终保留在目录上。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还看见一些非EMI的CD唱片,据称是从EMI各个分公司早期压制发行的密纹唱片转制而成。这些出版公司不约而同地声称,拜鲁伊特贝九的原版录音带已经损坏,他们根据以前的老密纹唱片转制的CD,声音比新出版的根据原版录音带重新制作的CD更加好,而且每间公司竞相表示,自己的转制技术比其他公司强。
TOP
963#

回复 2507# 时光车间 的帖子

先生,这里对于音场高度理解主要是指:调整好的器材在播放音乐时,人所坐的位置聆听感,无论在播放器乐还是人声都能感觉到整个音场高度上限达到1.8米高度,而不是仅指某演唱者身材高度问题;这对于点声源(如书架箱)音箱来说难度较大,说穿了就是整套器材需要达到相当水准才能把音场拉到这个高度;相反对于音柱式扬声器来讲需要做到这一点困难小的多,因为他发声单元多,分频器做得复杂,高中低频响可以分配到多组单元完成,所以他的音场定位性特强,音场的高度自然分辨也清楚。
TOP
964#

回复 2507# 时光车间 的帖子

这就像EGG醇Ⅲ,把再优秀的音源、功放配置上去,房间声学处理再好,电源、接地等问题都解决,各方面细节处理也妥当,但是要把音场拉升到2米的高度,可能性就不大了,因为箱子高度和发声单元决定的物理性能,一般能把1.5米高度的落地箱子音场拉升到1.8米高度音场不容易了。
TOP
965#

回复 2514# mxtq 的帖子

给先生提个建议如何?我俩以后不用如此客套了,有事但讲无妨,可以吗,哈哈。。。
TOP
966#

真实的传奇:富特文格勒1951年拜鲁伊特"本真”贝九
1951年7月29日,富特文格勒受邀在拜鲁伊特音乐节重开的纪念音乐会上指挥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拜鲁伊特音乐节就中断了。英国HMV唱片公司派出唱片制作人瓦尔特.李格到拜罗伊特,负责对这场音乐会进行录音。
传闻在音乐会后,李格立即拜访了富特文格勒,表示对演出感到很失望,声称此前他曾听过富特文格勒更好的演出。此后数年间,这个录音一直未能出版,甚至到富特文格勒离世以后。尽管当时高品质的磁带录音和密纹唱片都发展起来了,但是唱片公司仍然不习惯对现场演出的录音作商业发行,HMV显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从1950年开始,HMV正着手进行富特文格勒与维也纳爱乐的贝多芬交响曲系列录音,本来还应该包括第二、八、九交响曲,而拜罗伊特的录音是为未来的录音室录音作某种准备。但是富特文格勒于1954年离世,没有录下以上三首交响曲。鉴于第九交响曲的重要性,HMV不得不发行在拜鲁伊特的录音。
结果证明这个演出是HMV所发行的最成功的富特文格勒录音之一,远远超出了李格和HMV的想象。它变得相当“流行”,不管发行的形式如何变化——单声道密纹唱片、Elektrola-Breitklang、开盘磁带、Musicassete及CD唱片,它始终保留在目录上。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还看见一些非EMI的CD唱片,据称是从EMI各个分公司早期压制发行的密纹唱片转制而成。这些出版公司不约而同地声称,拜鲁伊特贝九的原版录音带已经损坏,他们根据以前的老密纹唱片转制的CD,声音比新出版的根据原版录音带重新制作的CD更加好,而且每间公司竞相表示,自己的转制技术比其他公司强。
EMI日本分公司(东芝)长期以来发行一个独特的版本,这个版本包含了富特文格勒上台前观众的短暂嘈杂声,接着是热烈的掌声,富特文格勒走向指挥台的脚步声,以及他与一些乐团团员的“简短交谈”。有些追捧者称赞这个版本,宣称它是一个杰作,真正传达出富特文格勒这场音乐会的紧张气氛。无论如何,“拜罗伊特贝九”仍然是 最受喜爱的富特文格勒录音之一,尽管后来又发行了柏林、卢塞恩和维也纳的贝九现场音乐会录音。另一方面,尽管人们非常喜爱这个录音,但仍然有人对它提出怀疑。例如:(1)录音带有明显的剪接痕迹;(2)演出中最后的和弦有点奇怪;(3)在合唱部分“vor Gott”的结尾,有突兀和不寻常的渐强;(4)演出结束后的掌声存在数个不同的“版本”;(5)最后,对东芝版的疑问:在登上指挥台之后,富特文格勒真的会跟乐团团员交谈吗?去年(2006)我们拜访伊丽莎白.富特文格勒夫人的时候,就最后一点向她提出询问。听完东芝版后,她的意见是“komisch!”(奇怪!)这些现象意味着,目前为止我们所听到的HMV拜罗伊特贝九并非纯粹的现场演出,而是一个被瓦尔特.李格剪辑过的、由排练和现场音乐会混合而成的版本。
这场历史著名的音乐会由巴伐利亚广播公司录音,于演出当天在慕尼黑、斯图加特、巴黎和赫比(Hörby)现场广播。(资料来源:奥尔森著《富特文格勒1932-1954年广播录音》/《Furtwängler Broadcasts / Broadcast Recordings 1932-1954》by Henning Smidth Olsen)如果巴伐利亚广播公司仍然保存着这场音乐会的“本真”现场录音带的话,那么HMV后来做的手脚将会无所遁形,上述指出的种种问题也理应得以澄清。在René Trémine编著的《富特文格勒唱片目录》(《The Furtwängler Discography》)中提到,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档案中保存着这份录音带。幸运的是,这份录音带真的存在于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档案中!这个录音带被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的大提琴手Dietrich von Kaltenborn先生“重新发现”,他曾经在2004年德国耶那(Jena)的“富特文格勒日”上演奏富特文格勒钢琴五重奏的大提琴声部,我们在那里相识。他联系到他的朋友,证实存在这份录音带,并且得到了听录音带的机会。此外,他还好心地为我们安排了一次试听会。借此机会,我们愿向von Kaltenborn先生所作的安排表示最由衷的感谢。现在,未经任何剪辑处理过的“本真”拜鲁伊特贝九已经投入发行,根据与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签署的正式合约,唱片封套将打上“BR”的标记。
关于这场演出的特征,请听众们参考Dietrich von Kaltenborn先生的笔记。各个乐章之间的间隔大部分都幸运地保留下来,我们可以听到,独唱家们在第三乐章之前进场,而第三乐章结束仅一瞬间,第四乐章便开始。录音的质量非常好。弦乐的音色被完美地捕捉下来,动态幅度惊人地宽广,我们在同一年斯图加特音乐会(富特文格勒中心发行)上的拉威尔和海顿作品中,同样感受到这一点。这有力地证明了关于拜鲁伊特贝九“原版录音带已经损坏,声音比密纹唱片还差”的故事是不真实的。总之,对比之下,HMV版清楚地显示瓦尔特.李格作了一些改动:增加回响,用其他录音替代了带有听众杂音的乐句,改变动态,以及在合唱“vor Gott”的结尾部分增大渐强。
至于为什么这个录音直到目前都未被发行,这是一个谜。现在就连巴伐利亚广播公司自己也弄不清楚那些“广播播放-摘要-封存”的字样当初是想说明什么。总之,我们可以听到,在经过56年的漫长沉睡之后,这场历史著名的演出仍然具有出色的声音。经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许可,日本富特文格勒中心得以使其会员以及国外的富特文格勒协会会员们拥有这个录音,这是一件令人相当欣喜的事情。我们将共同分享富特文格勒中心理事们2006年10月在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播音室里聆听这个录音时经历过的那种战栗感觉。
我们的唱片封套选用了1951年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原版宣传品的部分页面,其中包括四整页的“1951拜鲁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成员名单。
TOP
967#

回复 2505# xin889 的帖子

先生需要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资料,现发帖如下:
【作品背景】
中世纪时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过去在地方上流传的一些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现在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瓦格纳的《指环》就出于这部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当时,瓦格纳将这部叙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瓦格纳成功了,他以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采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起初,瓦格纳只是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齐格弗里德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黄昏》的前身,这部作品是以布仑希尔德引齐格弗里德进入瓦尔哈拉天宫作为结局的,不久,瓦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意义并且无法在剧院里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齐格弗里德》(Der junge Siegfried,成为《齐格弗里德》的基础),并将结局改得含有深奥的玄学意味。最后,为了使全剧完整,又补充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黄金》。从音乐上来看,《女武神》与《齐格弗里德》最精彩,而《莱茵的黄金》较为优美,《诸神的黄昏》则显示了瓦格纳多年来所形成的思想。由于瓦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固瓦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大公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于1875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瓦格纳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莱茵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TOP
968#

尼伯龙根的指环,出自德国为出的作曲家理查.瓦格纳之手,歌剧共分四部,依次 《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瓦格纳最初想把这部歌剧写成向压迫人类的黄金势力进行斗争的英雄史的,最后却违背初衷写成了宣扬神的力量和命运的无上权威以及世界末日必将来临的一部作品,集中了他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思想。尽管如此,《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艺术价值仍是毋庸置疑的。这部歌剧汇聚了瓦格纳对当时歌剧改革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使剧作与音乐达到和谐一致,使音乐协同剧情塑造人物形象。他在歌剧中的交响乐的运用、丰富的和声手法的运用、音乐场景的描写技巧运用以及其他许多极有创意的革新等,将歌剧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虽然瓦格纳的创作充满着矛盾,但他依然是德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贝多芬之后的德国作曲家之中还没有人拥有像他那样的气魄的胆识.瓦格纳根据歌剧剧情的需要,围绕原情节经过再创造,最终形成了《纪伯龙根的指环》的剧情,并使之比原作更生动、更戏剧化和更具有可观赏性。
TOP
969#

《莱茵河的黄金》 (Das Rheingold) 简介:
人员表:(索尔蒂版)
1.莱茵河底水仙弗格林德与姐妹们
2.尼伯龙根族的侏儒阿尔贝里希(Alberich,男中音)(Gustav Neidlinger)
3.众神之王沃坦(Wotan,男中音) (Theo Adam)
4.沃坦的妻子婚姻女神弗里卡(Fricka,次女高音)(Annelies Burmeister)
5.巨人法索尔特(Fasolt,男中音)(Martti Talvela)
6.法索尔特弟弟法弗纳(Fafner,男低音)(Kurt Bohme)
7.青春与美的女神福瑞雅(Freia,女高音)(Anja Silja)
8.雷神多纳(Donner,男中音)(Gerd Nienstedt)
9.福瑞雅的弟弟幸福神弗罗(Froh,男高音)(Hermin Esser)
10.火神洛戈(Loge,男高音)(Wolfgang Windgassen)
11.阿尔贝里希弟弟米梅(Mime,男高音)(Erwin Wohlfahrt)
12.智慧女神埃尔达(Erda,女低音)(Vera Soukupova)
13.洪丁(Hunding,男低音)((Gerd Nienstedt)
14.齐格蒙德(Siegmund,男高音)(James King)
15.齐格林德(Sieglinde,洪丁的妻子,齐格蒙德的孪生妹妹,女高音)(Leonie Rysanek)
16.布仑希尔德(Brunnhilde,女高音)—女武神是智慧女神埃尔达为众神之王沃坦所生的九个女儿,最得沃坦宠爱的布仑希尔德是她们的首领(Birgit Nilsson)
17.齐格弗里德(Siegfried,男高音)(Wolfgang Windgassen)
18.杰比孔人的城堡的主人龚特尔(Gunther,男中音)、(Thomas Stewart)
19.龚特尔美丽的妹妹古特鲁妮(Gutrune,女高音)(Ludmila Dvorakova)
20.龚特尔的异父兄弟哈根(Hagen,阿尔贝里希的长子,男高音)(Josef Greindl)
TOP
970#

第一幕:
1.前奏曲音乐缓缓的开始,如平静的莱茵河水面。一连串的低音仿佛终年沉于河底的岩石,两个"自然的动机"相互纠缠涌出,
2.接着出现了起伏音阶状的"波浪的动机",三者结合掀起了水花。
莱茵河底。光线射入水中,幽亮的蓝绿色一层一层的暗下去,最深的地方几乎无可辨认。河水轻柔的流动,水仙们悠闲地围着河底的石头嬉戏,
3.随着她们的游动带起了"波浪的动机"。弗格林德与姐妹们唱起了歌,赞美神圣的莱茵河水("少女的动机")。
4.听到少女的歌声,尼伯龙根族的侏儒阿尔贝里希(Alberich,男中音)从阴暗的地下岩洞中爬出来,怀着激动的情欲他向少女们表示好感。少女们只是嬉笑他,诱他来追逐,可是无论阿尔贝里希如何努力,他都无法接近在水中自由来去的少女,便诅咒自己软弱无能("侏儒的动机")。
5.这时阳光从河底反射上来,透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莱茵黄金的动机"),水仙们发出胜利的欢呼,唱起了黄金的赞歌。
6.阿尔贝里希向她们打听那光从何处来,水仙们说是她们所守护的莱茵的黄金,这黄金有着奇异的魔力,谁能拿到用它做成指环,便得到统治世界的权力,但只有弃绝爱情的人才能够拥有("少女的动机"/"黄金的动机"/"指环的动机"的变型/"禁欲的动机"/"侏儒的动机"等)。弗罗斯希尔德嘱咐她的姊妹们不要多言,因为怕被恶人听去。
7.阿尔贝里希心中起了贪念,脸上露出了凶像,乘水仙们不注意跳入水中,他高声发誓从此没有爱情要过禁欲的生活,并伸手抓住了河底的黄金,随即消失在地的深处。
8.惊慌的少女们尖叫着去追,却已来不及了,只听到阿尔贝里希诡异的笑声渐渐远去,("禁欲的动机"/"指环的动机")。当空中焦躁的声音全部安静,水面上升起了雾,遮蔽了所有。
TOP
971#

第二幕:
9.瓦哈拉城附近的山顶空地。清晨,阳光温暖的照耀大地,远处沐浴着日辉的瓦哈拉城雄伟精美("瓦哈拉的动机"),
10.众神之王沃坦(Wotan,男中音)与妻子婚姻女神弗里卡(Fricka,次女高音)眺望刚刚建成的瓦哈拉城,心中无比喜悦。
11.但他们想起了与巨人的约定("契约的动机"),
12.由于众神当时急于建瓦哈拉城,所以请来巨人法索尔特(Fasolt,男中音)与弟弟法弗纳(Fafner,男低音),并约定建成后将司青春与美的女神福瑞雅(Freia,女高音)赐给他们作为报酬,为此沃坦与弗里卡相互指责,一个为了荣耀,一个则想留丈夫在身边("弗里卡的动机")。
12.这时被两个巨人追逐的福瑞雅跑来("巨人的动机"),
13.巨人要求沃坦依约交出福瑞雅("福瑞雅的动机"),
14.沃坦感到无奈("洛戈的动机",希望狡猾的火神帮他解决难题,一开始就是洛戈想出将福瑞雅作为酬劳的)。
15.争执中("瓦哈拉的动机"/"契约动机"的变形/强烈的"福瑞雅的动机"),雷神多纳(Donner,男中音)与福瑞雅的兄弟幸福神弗罗(Froh,男高音)赶来,他们想用雷鸣抵御巨人,沃坦阻止了他们。专门作些阴谋勾当的火神洛戈(Loge,男高音)出现,他为了找出福瑞雅的替代品交给巨人跑遍了世界,现在他讲起了莱茵黄金被盗一事,并在巨人面前将这黄金的魔力吹得天花乱坠。
16.动心的巨人便要求把福瑞雅换成金指环,沃台却拒绝,因为他也想将指环占为己有("少女的动机"/悲哀的"黄金的动机"/"指环的动机"/低弱的"福瑞雅的动机")。
17.巨人带走福瑞雅作为人质,要众神拿指环来交换。福瑞雅是司青春与美的女神,众神只有吃了她亲手种的金苹果才能够永享青春,所以一旦她随巨人离开,众神的脸上便开始出现了阴影("青春的动机"),沃坦立刻决定下到侏儒的地下世界,去夺回指环来换回青春。
18.洛戈领着沃坦降到终日昏暗不见阳光的地下,那里弥漫着刺鼻的烟雾,隐约中红色的火焰闪动,打铁的声音不绝于耳("指环的动机",象征着阿尔贝里希获得权力后的邪恶)。
TOP
972#

第三幕:
19.地底之国,尼伯龙根。阿尔贝里希怪声叱责弟弟米梅(Mime,男高音),要他交出用莱茵黄金打造的隐形头盔("隐形盔的动机")。
20.米梅吓得将头盔落在地上,阿尔贝里希抢过来戴好,并念起咒语,整个人消失。阿尔贝里希问米梅是否能够看见他,米梅回答看不见,于是他便乘机鞭打米梅,可怜的米梅痛得缩在地上。欢喜的阿尔贝里希高叫着自己将成为尼伯龙根的主人,并表示所有的侏儒要作他的奴隶("尼伯龙根的动机")。
21.沃旦和洛戈从一条隧道走来,他们看见受伤的米梅,米梅告诉他们阿尔贝里希已将莱茵黄金制成的指环与隐形头盔,并统治着尼伯龙根。这时腰间系着隐形头盔的阿尔贝里希赶着一群侏儒出现,他命令他们建造宝库。看见沃旦和洛戈令他吃惊,一边责骂米梅不应该放生人进来一边呵斥侏儒退下。
22.受到洛戈花言巧语的引诱,阿尔贝里希说起了自己的野心,他要统治整个世界,包括天上的众神("指环的动机")。
23.听完,狡猾的洛戈假装不相信头盔的力量,并邀请阿尔贝里希表演,上当的阿尔贝里希为了证明就变成一条巨蛇。洛戈则说大不稀奇,他见过天上的巨人,问阿尔贝里希能否变小,于是阿尔贝里希又变成一个蟾蜍。一旁的沃坦乘机用脚踏住蟾蜍,然后夺下隐形头盔,将现了原形的阿尔贝里希手脚捆住,带回天上("弃爱的动机"/"奴役的动机")。
TOP
973#

第四幕:
24.瓦哈拉城附近的山顶空地,云雾遥绕。阿尔贝里希哀求愿用所有财宝换得自由,他对着指环命令侏儒从地下搬来尼伯龙根族的宝藏,但沃坦坚持要他交出指环。阿尔贝里希的脸扭曲起来,用凄厉的声音诅咒得到指环的人("憎恨的动机"/"诅咒的动机"),沃坦从他的手中强行夺走指环,
25.阿尔贝里希带着怨恨隐入地中("奴役的动机")。
26.浓雾飘散开,众神前来迎接沃坦,巨人也带着福瑞雅走来,她的出现唤回了青春。巨人要求宝物的数量要与福瑞雅等高,多纳和弗罗便开始堆宝物,甚至加上了隐形头盔还不能够令巨人满意,他们提起指环。
27.沃坦不愿意,这时智慧女神埃尔达(Erda,女低音)出现,她警告沃坦,要他放弃指环("埃尔达的动机",类似于莱茵的动机/切分音中含有"诅咒的动机",与"众神黄昏的动机"相互交织)。
28.无奈的沃坦只得交出指环,福瑞雅欢喜的跑回众神身边("奔跑的动机")。
29.两个巨人开始为指环争执,竟打起来,最后法弗纳将法索尔特杀死,从奄奄一息的哥哥手中得到指环("憎恨的动机"与"诅咒的动机")。
30.目睹了这场悲剧,沃坦感到不安,在他的心中埋藏了一种黑色的力量,是所有接触过指环的人所遭受的诅咒("诅咒的动机")。
31.雷神多纳爬上岩顶,敲打雷鸣,云雾消失殆尽,电光闪过,天空中出现彩虹,连起一条通向瓦哈拉的走廊("彩虹的动机"/"瓦哈拉的动机")。
32.众神赞颂威严的瓦哈拉,然后踏上彩虹的天梯。戒指的诅咒缠绕着沃坦,他想到生养一群半神为他拿回指环("宝剑的动机"),
33.这时忧伤的莱茵少女呼唤传来,她们恳求沃坦归还黄金("黄金的动机"),
34.但沃坦没有理她们,继续令众神走向瓦哈拉(辉煌的"彩虹的动机"/"瓦哈拉动机")。
TOP
974#

《莱茵河的黄金》 (Das Rheingold) 简介完。
TOP
975#

回复 2531# 红茶 的帖子

好的,知道了。
TOP
976#

大家都有兴趣我就继续上贴
TOP
977#

《女武神》 (Die Walkure) 简介:
第一幕:
1.前奏曲低音弦乐器奏出一串由弱至强的音阶引出"暴风雨的动机",这段激烈的旋律逼真的表现出暴风雨来袭的情景,之后配器的效果渐渐雄厚起来,到最高潮时低音大号(contra-tuba)与两个定音鼓(tympani)奏出ff的巨响来,接着木管乐又吹出了"多纳的动机"。高潮过后,逐渐平静。
2.森林深处,洪丁(Hunding,男低音)的家。房子造得十分粗陋,周围是一片槐树。墙壁是几块简单的木板,上面挂了一张手工编织的壁毯。房间当中是一个大火炉,外面雷声阵阵,微弱的火光包裹着阴冷的房间。这时大门被推开,齐格蒙德(Siegmund,男高音)站在门口(倦怠的"齐格蒙德的动机"),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似乎正在逃亡。
3.他察看了这无人的房间,步履蹒跚,最后到火炉旁的一张熊皮上躺下(低微的"暴风雨的动机")。听到响声的齐格林德(Sieglinde,洪丁的妻子,齐格蒙德的孪生妹妹,女高音)从里屋走出来迎接丈夫,心中怀着恐惧,因为自己是被抢来被迫与他成婚的,而不是出于爱情。
4.看到一个陌生人在房间里躲避风雨,样子可怜,便同情起来,并府身去照看他("齐格林德的动机")。
5.齐格林德扶着齐格蒙德的头喂他喝水,两个人都不知到对方就是自己多年前失散的亲人,但血缘的联系是微妙的,齐格林德不自觉的温柔,而齐格蒙德感到无比幸福("齐格蒙德的动机"与"齐格林德的动机")。
他们相互凝视,一种异样的熟悉感抓住了他们("美的动机"/"爱情的动机")。
6.齐格林德清理了伤口,并询问陌生男子是如何受伤的,稍微恢复过来的齐格蒙德回答说伤势并不重,他因剑被毁而逃离战斗,在暴风雨中无尽的奔跑消耗尽了他的体力,本来他已经绝望,可现在,善良的女主人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齐格林德的动机")。
7.齐格林德递一杯酒给齐格蒙德,他喝完后说自己即刻要走,因为害怕将灾难带给她。见齐格蒙德要走,挽留的话脱口而出,齐格林德表示在这屋子里从来就只有忧愁("维尔塞族的动机"),说完她又觉得害羞,便低着头,齐格蒙德便留下,默默注视她。
8.听见洪丁牵着马走进了马厮的声音使齐格林德浑身瑟缩(号角吹出"洪丁的动机"),她起身迎接丈夫。洪丁手持长矛走进来,面孔凶恶,一边呼妻子准备晚餐一边打量陌生人,两个人的面貌异常相似使他疑心,便询问齐格蒙德的来历。
9.齐格蒙德忧伤的说起了往事("维尔塞族的动机"),但是出于谨慎而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只是讲自己从小生长在森林中,于父亲靠打猎为生,
10.但一次家中受到袭击("洪丁的动机",预示两者间的牵连),敌人杀了母亲,并拐走了孪生妹妹,从此便只得他与父亲相依为命。
11.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与父亲也分散了,为了寻找父亲就过着流浪的生活("瓦哈拉的动机",预示其父为众神之王沃坦,但是齐格蒙德并不知道,之前的战斗都是沃坦故意安排的,以此来锻炼齐格蒙德)。
12.齐格蒙德继续说,前几天他遇到一个少女,她的兄弟们逼迫她与她不爱的人结婚,她恳求齐格蒙德帮助,他无意间杀死了她的弟兄们,
13.结果被人追杀("洪丁的动机",预示追杀他的就是洪丁),争斗中他的剑与盾都折毁了,便只好逃走,幸而善良的齐格林德收留他。听到这里,洪丁表示被齐格蒙德所杀的正是他的族人,今天晚上允许齐格蒙德保住性命,但明天要准备好决斗。
14.齐格林德脸色苍白,偷偷在丈夫的酒中倒入迷药,并暗示齐格蒙德窗外槐树的方向,那棵树上插着一把剑("剑的动机")。
15.夜已降临,火炉中的木块坍陷了下去,火星跳跃,然后完全熄灭,房间变得沉默。独自坐在阴影中的齐格蒙德正在焦虑,他没有武器,而一场战斗正在等着他,命运竟把他带到了仇人的家里。这时他想起父亲曾经许诺在危难时给他剑("宝剑的动机"),
15.他呼唤父亲的名字,呼唤宝剑。月光渐渐明亮,在屋子里洒了一层幽幽的银白色,齐格林德走进来,洪丁吃了安眠药睡得很熟。齐格林德指着门外老槐树上的宝剑说,自己被迫与洪丁成婚的那夜,有一个奇怪的老人出现,他将一把宝剑插入树中,只留出了剑柄,并宣称如若拔出剑便归他,此后无数勇士去试却都未果,现在她相信齐格蒙德能够做到("瓦哈拉的动机"/"剑的动机"/"维尔塞英雄主义的动机")。
16.齐格林德表示她希望齐格蒙德能为她复仇,齐格蒙德将她抱在怀中。这时门被风吹开,夜色十分柔美("爱的动机"),齐格蒙德对着星空唱起了"冬日寒风已逝",齐格林德回应"你就是我的春天",
17.他们的面前出现了福瑞雅的幻影("福瑞雅的动机",德国神话中的司爱与爱的女神)。齐格林德仔细辨认齐格蒙德的面孔,他们多么相似啊,从容貌的声音,18.她再一次问起齐格蒙德的身份("瓦哈拉的动机"与"维尔塞的动机")。
19.齐格蒙德说出父亲的名字,齐格林德认出了他,喊出他的名字。齐格蒙德走到槐树前("维尔塞族英雄主义的动机"),
握住剑柄("契约的动机"/"弃爱的动机"),竟很容易的就拔了出来("宝剑的动机"),他将这剑取名为"诺顿克"(Notung,德语意为生于危难中的意思)。
20.齐格蒙德热情的紧紧拥抱住齐格林德("爱的动机"),他们的命运注定要联系在一起,从此便共生或亡("剑的动机")。
TOP
978#

第二幕:
22.前奏曲,弦乐器奏出"宝剑的动机"与"奔跑的动机"相融合后的变形,铜管乐器引"女武神的动机"亮相,另外还隐含着"美的动机",后面衬着用喇叭逼真还原的骑马声与呼喊声。
23.荒凉的岩石山。披挂盔甲的沃坦身边是同样穿着战衣的布仑希尔德(Brunnhilde,女高音),沃坦命令布仑希尔德要帮助齐格蒙德战胜洪丁。
24.女武神是智慧女神埃尔达为众神之王沃坦所生的九个女儿,最得沃坦宠爱的布仑希尔德是她们的首领。女武神们骑着生有翅膀的骏马在天空中飞驰,将在战场上死去的英雄抬到盾牌上用飞马带回瓦哈拉天宫,那里是战士的天堂。
25..布仑希尔德兴奋得接受了父亲的命令("女武神呼声的动机")。
26.沃坦的妻子弗里卡出现,她是婚姻的保护者,听到洪丁的祈祷("洪丁的动机"),她来找沃坦理论,要求他交出私通的齐格蒙德兄妹俩。
27.沃坦一开始振振有词,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春天的礼物,应该寄予同情("爱情的动机")。
28.弗里卡十分愤怒,沃坦解释自己生下维尔塞族的目的,神界流行着贪婪权力的通病,所以他希望人间的英雄去将莱茵的黄金归于原主,以此消除那可怕的诅咒。但弗里卡不相信他,难道人比神更强大?而且如果放任他们这种背叛爱情的行为,不是令她这个婚姻女神被人耻笑吗。
29.无奈的沃坦被迫答应收回送给齐格蒙德的剑,并且发誓不再保护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但心中充满了阴影("剑的动机"/"不愉快的动机"/"契约的动机")。
30.沃坦看到自己的后代即将面临的毁灭感到绝望,他是众神之王,也是悲愁的主人(变化后"弃爱的动机",预示着阿尔贝里希的诅咒)。
31.布仑希尔德抛开手中的武器,伏在父亲的膝边,眼中流露出关心的神色("爱的动机")。
32.沃旦拍拍她的手,说起了往事("齐格蒙德的动机")。
33.原本他寄希望于女武神,希望她们召来的战士能够保卫瓦哈拉,但预言家预言尼伯龙根的阿尔贝里希已经娶妻,并生有一子,一旦那个孩子从巨人那里拿回了指环,众神必将衰败,只有一个不借助神力凭自己的意志战斗的英雄才能不受诅咒的束缚拿回指环("不安的动机")。
34.为此沃旦乔装成维尔塞,与一凡间女子结婚,生了孪生兄妹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两人,并磨炼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解救神界。
35.现在唯有他的剑能够救齐格蒙德,却被弗里卡阻止,看来命运将背离众神("前夕"中用过的动机先后出现)。
36.想到这里,沃旦怀着怨恨命令布仑希尔德为弗里卡而战,使洪丁得胜。布仑希尔德为齐格蒙德感到悲哀,她慢慢弯下腰拾起武器,骑上飞马(和缓的"女武神的动机")。
37.山谷中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正在逃亡("奔跑的动机"),后面不断传来追赶的号声,齐格林德已经精疲力竭,齐格蒙德扶她坐在一棵树下休息,恐惧几乎毁了这可怜人的神智,
38.她哭喊着自己是个不洁的女人,齐格蒙德紧紧的抱住她,发誓要将手中的剑刺进洪丁的身体("剑的动机"/"维尔塞的动机")。
39.齐格蒙德深情的安慰怀中的妹妹,说不再跑了,他要在这里等待洪丁,并且表示他相信父亲宝剑。齐格林德一时求哥哥不要管她,独自脱身,一时又颤抖着牢牢抓住齐格蒙德,说不要抛下她(微弱的"美的动机")。
40.终于,齐格林德在极度的不安中崩溃昏过去,齐格蒙德温柔的抱着她,仔细的照看她("爱的动机")。
41.四周十分安静,但是齐格蒙德的心中却很混乱("命运的动机"/"死的动机")。42.这时布仑希尔德出现,她诚恳的注视着齐格蒙德(变化后的"瓦哈拉的动机"),并向齐格蒙德解释了他们父亲沃坦的事情,说他将随她回天上去见沃坦,但是齐格林德却必须在人间过完她的生活。齐格蒙德拒绝了,布伦西尔德警告他死亡的结局,但齐格蒙德不相信,于是布仑希尔德将沃坦对弗里卡的承诺告诉他,说剑注定要折断,并表示自己会保护齐格林德。齐格蒙德指着齐格林德说她已是自己的妻子,如果不能在一起,不如死亡,说着要拔剑刺杀齐格林德。布仑希尔德感动了,她阻止了齐格蒙德,并宣布要不顾一切的违抗父亲的旨意来保护他们的生命,令齐格蒙德赢得胜利。
43.齐格蒙德最后吻了一吻齐格林德,坚毅的拔出剑想山顶走去准备迎战,不久消失在迷雾中。齐格林德醒过来,她看不见齐格蒙德,但听到他与洪丁打斗的声音,便艰难的寻着声音前去。
44.洪丁倒地,齐格蒙德正要挥剑("契约的动机"/"剑的动机"),
45.空中一片红光,沃坦出现,他用长枪碰触齐格蒙德的剑,剑断成两半,洪丁乘机将剑刺入齐格蒙德的胸膛("命运的动机")。
46.一旁的齐格林德尖叫着昏倒,布仑希尔德立刻用盾保护她,将她抱上飞马逃离("女武神的动机")。
47.愤怒的沃坦随即杀死了洪丁,并去追赶布仑希尔德("契约的动机"/"不愉快的动机")。
TOP
979#

第三幕:
48.前奏曲著名的"女武神之骑"的音乐开始,生动有力,铜管乐器奏出"女武神的动机"。
49.岩石山顶,女武神的磐石。天空中,八位女武神骑着飞马驰骋,她们要在这集合,布仑希尔德来了。看到她,众人欢呼起来,但是他们惊讶的发现布仑希尔德的马上却带着一个人间女子,而不是死去的英雄。布仑希尔德仓皇急促地告诉她们所发生的事情,并说沃旦正在追她。她的姐妹们同情她,也惧怕沃坦。象征沃坦的暴风雨已经到来,布仑希尔德赶紧叫齐格琳德躲藏起来,悲伤的齐格林德却要她别管自己,表示在这个没有齐格蒙德的世界宁愿一死。布仑希尔德劝她活下去,为了她腹中齐格蒙德的孩子("齐格弗里德的动机"的变型),
50.并要她向东去,那是变成了大蛇的法尔弗看守莱茵的宝藏的地方,沃坦无法靠近那里("指环的动机"/"大蛇的动机"),最后将齐格蒙德的断剑交给她,要她锻造成新剑传给孩子。
51.齐格林德祝福布仑希尔德,保证会好好养育孩子("齐格弗里德的动机")。
52.齐格林德走后,女武神们将布仑希尔德藏起来。沃坦到来,他不理睬众人的求情,甚至凶暴的咒骂她们,把她们赶走("不愉快的动机")。
53.这时,布仑希尔德勇敢的走到父亲面前,她愿意接受惩罚,沃坦宣布取消她女武神的资格,驱逐她到人间,并且昏睡在这岩石山顶,任由第一个发现她的男子摆布。布仑希尔德伤心的倒在地上,她开始对沃旦解释自己的行为("布仑希尔德申诉的主题")。
54.布仑希尔德说自己因为受到了感动而帮助齐格蒙德与齐格林德,并且也考虑了父亲的意愿,难道他不是想救齐格蒙德的吗?最后布仑希尔德告诉沃坦说齐格林德已怀有齐格蒙德的孩子,那就是他所期待的英雄。沃坦已经息怒,不愿使他为难,布仑希尔德请求沃旦在她睡去的地方的周围燃起只有不会恐惧的人才能够跨过的烈火,让英雄来唤醒她。
55.沃坦答应,他温柔的亲吻布仑希尔德,沉痛的与她告别,他轻轻将沉睡过去的女儿放在地上("安眠的动机"/"维尔塞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的动机"),
56.用盾把她盖起,然后唤来火神洛戈("洛戈的动机"/"火焰的动机"),
57.立刻,布仑希尔德被火焰包围("命运的动机")。
《女武神》简介发送完毕。
TOP
980#

《齐格弗里德》 (Siegfried) 简介:
第一幕:
1.前奏曲沉稳平缓的旋律引出"沉思的动机",这个动机表现了米梅的密谋,接下来的音乐都环绕着这个动机展开。
2.首先弦乐奏起了"尼伯龙根的动机",此处音乐慢慢生动起来,接着是管乐的"指环的动机",暗指米梅的目的,到达高潮的时候小号吹出的"剑的动机",渐缓。
3.森林中的一个洞穴里,终日传出敲打铁器的声音,尼伯龙根族的侏儒米梅正在铸剑,可是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他每铸好一把剑就被齐格弗里德(Siegfried,男高音)弄段。
4.米梅希望齐格弗里德能够杀死变成大蛇的法弗纳,为他取得指环,因此他急于早日造出把新剑("沉思的动机"/"宝剑的动机"/"瓦哈拉的动机")。
5.这时,披着兽皮的齐格弗里德进来("号角的动机"),见他牵着捕获的一头熊,米梅吓得滚倒在地,而齐格弗里德则觉得有趣,直到米梅表示新剑已铸好,齐格弗里德才将大熊放回森林。
6.然而新剑又被齐格弗里德击碎了,他责怪米梅无用("青年人力量的动机")。7.伤心的米梅哭着讲起他是如何养育齐格弗里德的("米梅的动机"/"美的动机"),8.但齐格弗里德早已听得不耐烦了("齐格弗里德的动机"),他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米梅,指出米梅面目可憎,他们两个人长得不一样,并说林中的野兽都成双成对,
9.齐格弗里德问起父母的事情("向往爱的动机")。
10.米梅无奈,终于说出实情("养育之歌"),多年前他救了一个在森林中昏倒的女人,她在山洞中生下齐格弗里德后不久便死了,那女人的名字叫齐格林德,至于他父亲则不知是被谁杀害的。
11.齐格弗里德说没有证据自己无法相信("剑的动机"/"沉思的动机")。
12.米梅拾起地上折断的剑说是齐格蒙德的遗物("剑的动机"),齐格弗里德仔细的审视起断剑,并要求米梅必须将剑铸造成新的。
13.齐格弗里德走出山洞("流浪之歌","年轻人力量的动机"),他心里想一等剑铸好就离开米梅,要过像鸟一样自由的生活。
14.无法铸好剑的米梅感到沮丧("绝望的动机"),
15.扮作流浪者的沃坦出现在他面前("流浪者的动机"),
16.他请米梅问他三个问题,愿以自己的头颅作赌注("契约的动机")。
17.米梅便问("沉思的动机"):那个种族住在黑暗的地下?沃坦回答说:是尼贝尔海姆的尼伯龙根族的侏儒。
18.并且他还讲出抢走莱茵黄金的阿尔贝里希,以及拥有魔力的指环("指环的动机")。
19.米梅的第二个问题是("巨人的动机"):地上住着哪一族类?
20.回答说:巨人,受到阿尔贝里希的诅咒,弟弟法弗纳为了指环杀了哥哥法索尔特,现在变成一条巨蛇看守尼伯龙根的财宝("蛇的动机")。
21.第三个问题是("瓦哈拉的动机"):天上为谁的领地?流浪者回答他:沃坦,他与众神住在瓦哈拉统治世界。
22.流浪者答对了米梅的三个问题,现在轮倒他问米梅("维尔塞的动机"):这世上哪一族的人血亲间互相残杀?米梅回答道:维尔塞族,他讲到齐格蒙德是沃坦的儿子,是沃坦亲手葬送了他,现在维尔塞族中最勇敢的人是齐格蒙德的儿子齐格弗里德。
23.沃坦再问("剑的动机"):有一个尼伯龙根人将齐格弗里德养育成人,想靠他杀死巨人取得指环,齐格弗里德要用什么武器才能打赢大蛇?回答说是齐格蒙德留下的一把断剑。
24.最后一个问题是("齐格弗里德的动机"):谁能够重新铸好这把剑?这下米梅为难了,
25.他答不出来("绝望的动机"/"年轻人力量的动机")。
26.最后流浪者预言道会有一个英雄将剑铸好,并说米梅的性命将失在这个人的手上("齐格弗里德的动机")。
27.流浪者走后,米梅坐在地上发呆,心里十分恐惧("火焰的动机"与"蛇的动机",恐惧的物化)。
28.齐格弗里德哼着歌回来,他看到米梅奇怪的表现就问他怎么不铸剑,神志不清的米梅却只一味说着恐惧,齐格弗里德便问他什么是恐惧。这时米梅清醒过来,他讲起火焰与变作大蛇的法弗纳,而齐格蒙德毫无畏惧,他只是催米梅快快铸剑好让他早日出外闯荡,学习恐惧。见米梅无意铸剑,齐格弗里德便自己动起手来,他一边生火一边唱起了"锻造之歌"("号角的动机"/"诺顿克的动机"),
29.他奋力挥起了铁锤,每一下敲打都激得火星四溅("年轻人力量的动机"),剑浸入水里发出嗤嗤的声音,火光照亮了他充满喜悦的脸。
30.眼看剑将铸成,米梅便在心中盘算,他想等齐格弗里德杀死大蛇后就骗他喝下毒药,乘他昏睡,自己再将他杀死,于是在一旁开始煮一锅加入毒药的汤。
31.终于剑铸成了,齐格弗里德高举起剑欢呼,一剑劈去,竟将铁砧劈成两半("剑的动机","诺顿克之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